······
拍賣開始了,第一天的拍賣,是書畫和傢俱場,這裡面沒有孫中原自己的東西。而且,現場主要是書畫部和傢俱部的人負責,孫中原也沒什麼事兒。
他和霍曉東,乾脆坐到了競拍席上,霍曉東還領了牌子。
首先進行的是書畫類的拍賣,當時孫中原看過一次拍賣畫冊,不過重點還是看了玉器和瓷器,對書畫就是籠統翻了翻,有些起拍價低的作品,還有些小幅作品,真是沒太在意。
沒想到,開始後不久的第二幅拍品,就讓他不由得起了興趣,“哎?當時沒注意到這幅作品啊!”
這幅作品,是紙本書法小立軸,上書一首七言古詩,字型古拙雄健。但起拍價格,只有一萬塊。
霍曉東看了看,“葉恭綽書法?民國的?”
“對,你不是有牌麼,幫我拍下來!”孫中原說道,“十萬之內隨便加!過了十萬聽我安排。”孫中原說道。
霍曉東對葉恭綽這個人不瞭解,但是孫中原這麼說了,他自然照辦。
結果,這幅作品,只用了三萬八千元,就中拍了!
“葉恭綽好像是個收藏家吧?我怎麼沒聽說過他也能寫字畫畫??”完事兒之後,霍曉東不由問道。
“葉恭綽的名氣,確實主要是收藏上。不過,他確實也是書畫藝術家,而且存世作品不算少。民國時期其實很受追捧,但是建國後特別是因為有些政治原因,他的作品,卻有點兒淡出人們視野的意思。最近一些年,他的作品也上過了一些拍賣會,不過價格不高,也不穩定,最高的,好像也沒到十萬塊。”
霍曉東一聽,“我去,那你還拍?就等著潛力升值?”
“這只是一方面原因,既然遇上了,順勢拿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敬仰這個人!”孫中原答道。
葉恭綽,也是徐北武很敬仰的一個收藏大家,用徐北武的話說,在收藏鑑定方面,葉恭綽是百年罕遇的人才,是不折不扣的“全能高手”。
他這一輩子,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單說在古玩和收藏方面,有兩件世人耳熟能詳的國寶,就和他有直接的關係。
一件,叫做毛公鼎。
一件,是王獻之的《鴨頭丸帖》。
而且,當年毛公鼎,差一點兒就流出國門。當時,上海已經淪陷,倭國鬼子曾經放言:哪怕把上海翻個底朝天,也得找出毛公鼎!
是葉恭綽偷天換日,把這件國寶留在了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