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回到家裡,把這件剔紅圓盒擺到了桌子上,手裡拿著把鋒利的美工刀,下手之前突然覺得要想開啟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兒。
發出青白色寶光的東西,應該藏在盒子的下部,看這盒子厚度本來就不大,要動手還真得很小心。
他先把紅漆刮掉了。經過這麼些年,紅漆已經比較脆了,雖然層數較多,但也沒費太大功夫。
漆層刮掉之後,孫中原鬆了一口氣,這裡面不是金屬胎。要是金屬胎,可就麻煩了,他沒工具,想要不損壞裡面的東西順利切割,基本不可能。
這裡面是木灰胎披麻,用美工刀可以割開。
果然,這個圓盒下部,有一層薄的空間。孫中原小心掀起了上面的胎,裡面露出了一塊圓餅狀的“果凍”!
孫中原沒什麼太好的形容詞來形容這膠狀物,果凍,涼粉,差不多就這感覺。
青白色。而且,表面似乎有一層膜,用手觸碰了一下,隔著這層膜,粘性不強,能感覺到彈性。
“這是什麼東西?”孫中原用美工刀切挑了一小片,有一定韌性,但是也能切割。缺口處露出的“肉”看起來比表面的一層膜要“細嫩”一些,粘性大一些。
孫中原放到鼻尖上聞了聞,竟然隱隱有一絲鐵鏽的氣味兒,有點兒怪。
幾分鐘後,被刀挑出的缺口處,又生成了一層膜。
孫中原用手抹下刀尖上的膠狀物,在用指尖揉搓了幾下,感覺似乎還有點兒油性,粘手,但是能搓掉。
孫中原一隻手粘著膠狀物,另一隻手不由自主撓了撓頭。
他頭髮比較長,撓了幾下,掉了一根,不由自主用手拿了起來。
孫中原百思不得其解,一邊無意識的將這根頭髮的兩端接起,形成了一個圓圈,同時,手上的那點膠狀物,也裹塗到了頭髮的介面處。
他一邊這麼揉搓著“頭髮圈”,一邊想,這青白色的寶光,是因為這塊“果凍”就是青白色的。能出現寶光,說明是珍貴的東西。
而且,這剔紅圓盒是民國的東西,也就是說,這一塊圓餅狀的膠狀物,民國時期就被藏在裡面了!
從故意刻上“大明永樂年制”的款兒來看,說明藏東西的人還是很重視的,弄這個款兒,可能就是怕人破壞盒子。
難道是吃的?比如什麼靈藥?
孫中原雖然如此想著,但也不敢下口,哪怕是用舌頭舔一舔。他只能反覆嗅聞,但這種類似鐵鏽的味道微微帶腥氣,也實在是不好聞。
琢磨半天也沒個所以然,孫中原只得放下“頭髮圈”,暫時找來一個洗刷乾淨的不鏽鋼飯盒,將這件東西裝了起來。
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孫中原點了一支菸,一隻手拿煙抽著,另一隻手又拈起了“頭髮圈”。
隨手這麼一撐。
結果,沒有撐開!
也就是說,這頭髮的兩端,真的被這膠狀物粘住了!
孫中原起了興趣,找到有點兒閃亮的介面處,捏住兩側,微微用力拉扯了一下。
還是沒斷開!而且,這介面處,讓他分明感到了一種韌性和彈力,比頭髮要強得多!
仔細看斷口處,這原先裹塗的膠狀物似乎起了變化,收縮了一些,而且亮度也在逐漸降低,彷彿在慢慢融進頭髮裡!
孫中原用手指纏繞了幾下,牢牢把住頭髮的兩端,再次加力,用力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