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金頂針他們要價太貴,也不算老東西,最後,我就收了一張老褲樣兒!”老金這才抖出了東西,居然和孫中原想的不一樣!
早年間,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自己做衣服,這個褲樣兒,基本就是一張硬紙板,比著裁剪布料用的。和鞋樣兒一個道理。
“噢?這老褲樣兒,莫不是書畫?被裁剪成褲樣兒?”孫中原心中一動。
“聰明!”老金這才拉開了行李箱,從裡面拿出一張紮起的老褲樣兒,解開了上面綁的尼龍繩。
孫中原接過來,拉開一看,一米長,一尺寬,居然是一張絹本橫幅山水!
雖然裁剪過,但是上下沒受丁點兒影響,只是左右去了點兒,也基本沒礙到畫面主體。
這是一幅青綠山水,畫上層巒疊嶂,老木長林,平坡上還有草屋涼亭,山邊河流綿延,對岸磯石錯落。水中還有小舟,有人站在船頭橫笛。
唯一可惜的就是,在落款的一頭,被截掉了一部分,只剩下四個字“水光山色”,還有旁邊的“東郭老農”。字是行楷,寫得雅秀蒼勁。
再往後,肯定應該是還有字,也有印章的,只是估計是做褲子樣兒的時候被裁剪了。
這就使得這幅畫很難認定。後面被裁剪掉的字,可能帶著作畫時間,可能帶著相關資訊。而印章,更是認定作者的有力憑證。
這個“東郭老農”,大概就是作者的別號什麼的。但孫中原想了半天,應該是沒聽說過。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判定這幅畫的價值,籠罩在老褲樣兒上的寶光顯而易見,而且,根據孫中原對這絹本的年代判定,至少應該是清早期!
“老金,這畫沒法斷代啊!”孫中原先把畫遞還給老金,這才後退了點兒,點了一支菸,要是被燎了就不好了。
“要是有法兒斷代,我還擺攤上?市場街對面那麼多古玩店,我直接送去不比這兒省力?這是絹本,可不是紙本,老料子,這算開門吧?”老金還真算是個懂行的,說話不外道。
一般擺地攤的,對瓷器、玉器、雜項可能都比較懂行,但是書畫這東西,對眼力要求太高太複雜,說實話,地攤攤主懂行的,還真拎不出幾個來。
孫中原笑笑,“最低多少錢?”
老金也笑笑,“今兒還沒開張,我這是連哄帶騙一萬塊收來的!你看著出吧!”
孫中原皺了皺眉。哪行做生意都這樣兒,沒談正經的時候,你好我好買賣好,這一提到錢,就變味兒了。一張老褲樣兒,又是在農村,怎麼可能會花這麼多錢?
“太高了。”孫中原接著說道。
“嫌高你回一口兒!”老金的確是個老戶,市場裡的規矩也都門兒清。這不還價,沒得談。但是孫中原也不是外行,他得先抻一抻,等著老金自動落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