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是誰都有資格讓女王發話的,皇家學府成立數百年來,有記載的同女王陛下交談過的學生共有四十三位,比考進皇家學府的窮學生還少。
這裡面,能讓女王青睞有加,另眼看待的就更少,據傳只有三個人。
而這三人,一位娶了公主,成了親王,另兩位進了國會,封了公爵,都是顯赫一時的大人物。
所以,哥詩涵一開始並不指望牛奮能幫上忙,是在後來的交談中,發現這位窮人家的孩子不一般,有種非常特殊的氣質,那就是自信,超強的自信。
一般人,在鄉紳面前,說話都不敢大聲,更別說吵架了。
而牛奮,就連裴迪南爵士也敢挖苦取笑。
這份膽識,令哥詩涵都甘拜下風。
要讓女王陛下賞識,首先要自信,敢展示自己,不然的話,就算再有能力,只見兩面,誰看的出來!
哥詩涵相信,如果這一屆的新生,有一個能讓女王陛下滿意的話,那個人一定是牛奮。
口齒清楚,說話幽默,身材長相也都過得去,還超級自信。
這樣的人,放在皇家學府裡一定不會埋沒。
因為皇家學府,就是女王陛下的私人學府,如今女王陛下大權在握,根本不會顧忌任何人的身份地位,想要脫穎而出,只能憑真材實料。
基於以上原因,哥詩涵才會把牛奮帶到涼亭裡說這些事,甚至把裴迪南要對付他的事也說了。
牛奮聽這些事,就像在聽歷史課,一點興趣都沒有。
找哥倫布,大男孩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去海邊找。
航海家要航海,必然離不開船塢。
至於什麼郡,什麼外鄉人,讓他們折騰好了,反正自己手裡有一張誰都沒有的底牌,那就是哥倫布會成為航海家,而且不是一般的航海家。
當然這些事情,牛奮是不會直接說出來的。
和商人說實話,結局肯定是被宰,比救蛇的農夫好不到那去。
牛奮強忍著哈欠,聽哥詩涵把哥倫布失蹤的情況介紹完,立刻搖晃著腦袋的說道:“哥院長,孺子不好找也,人手不夠多也。”
頭搖了兩圈,睏意驅散了不少,逗比男孩攤開雙手,調皮的對哥詩涵眨了眨眼睛:“要想找的又快又好,你懂的。”
哥詩涵是個商人,有人和他談條件,他當然懂了。
正好,這也是他想的,所以哥詩涵很爽快的答應了:“我給你四個人,哥氏孤兒院四雄。其中高爾基和瓦特你見過,這兩人口齒伶俐,一文一汙,適合你平時練嘴,另外兩個,力氣驚人,一巧一重,方便你偶爾揍人。”
哥詩涵想讓牛奮出力找人,可他知道,光憑一張契約是不夠的,一旦牛奮進了皇家學府,將小牛頓以書童或者僕人的形式也帶了進去,他就算有百張契約也沒用。
因為皇家學府,就算號稱“異格蘭場”的帝國最高警署,也不敢派人進去。
除非,有女王陛下的口諭。
而這個口諭,孤兒院院長就算是做夢,都不敢去想。
所以,他給牛奮四個人,是另有用意的,一旦牛奮不做事,就讓他們把牛頓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