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大為驚恐震怒,他回到宮內下令緝拿要離和他的家人。但是要離已經在第一時間逃離吳國;最後只抓到了他的妻子。結果那個無辜的女人慘遭棄市焚屍,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只是一場陰謀的犧牲品。
要離逃到衛國去投靠慶忌。面對自己的教師和吳國第一劍客的到來,慶忌並沒有表現出歡樂的情緒。他聽完要離的哭訴,只是淡淡地請對方先住下來,然後派探子回國調查情況。探子很快回來了,他對慶忌說,要離確實幹出了刺王殺駕的瘋狂舉動,他說的所有情況都被驗證了。
慶忌這才露出一絲笑容,他親自去看望要離,又問了要離兩個極其尖銳的問題:“夫子為什麼時隔兩年才突然想起來刺殺闔閭?刺殺前為什麼不通知家人逃走?”
要離回答:“先君被刺後我就回到家中,過了兩年安穩日子。後來闔閭要求我復職,我考慮到宮廷險惡,便拒絕了他。他惱羞成怒,又命我刺殺公子,否則就要弄死我。我是怎麼也活不了啦!與其被殺,還不如殺闔閭以洩憤,所以我就去做了。但是我已經兩年沒有摸劍了,手生腳笨,這才沒有成功。至於我內子,她如果離開村莊,闔閭立即就會收到報告,就沒有告訴她。”
慶忌認為他的解釋符合常理,這才打消了懷他的懷疑,將他留在身邊。
刺殺的機會馬上到來了,慶忌將要到齊國去,他組織了一個船隊,並與要離等人乘坐首船。慶忌身材高大,在搖晃不定的船上顯得重心不是很穩,需要握住欄杆才能保持平衡。要離卻是不折不扣的“浪裡黑條”,在船上行動自如、如履平地。他離見慶忌眼望前方、心不在己,突然抽出匕首刺入慶忌左胸。
但是這一擊竟然沒有使慶忌立即斃命,慶忌大吼一聲扭住他僅有的胳膊,將他牢牢壓在甲板上,衛士們全都拔出武器圍上來。
要離艱難地說道:“看來我真的是手生腳笨了!”
慶忌大笑道:“能死在夫子手裡我也沒什麼怨言了!但是我不能殺害老師!夫子回去吧,沒人敢阻攔你!”說完他便鬆開手。
要離爬起來,跪在慶忌對面說道:“我為了完成使命,把所有的都拋棄了。我什麼都沒有,還能回到哪去?我就陪公子死在這裡好了。”說罷他拔出慶忌胸口的短刀,刺進自己心臟,兩人便倒在一起死掉了。
魯昭公三十年夏七月,闔閭派使者到徐國和鍾吾去,要求兩國交出流亡者。兩國是楚國的傳統盟國,君主們仍然用老眼光來看待新局勢,時至今日也沒把吳國放在眼裡。
但是兩國也不想招惹麻煩,於是將情況告知兩人,燭庸和掩餘就跑到楚國去了。
楚昭王大喜,以極高的規格迎接兩人的到來,又將兩座邊境重鎮封給兩人,希望據此來威脅吳國。大司馬子西卻並不贊同,他勸楚昭王說可以收留兩人,但是不要將他們當成震懾吳國的工具;而楚國應當對吳國採取懷柔政策,不可以刺激吳國新王那敏感的神經。
楚昭王就是不聽。闔閭大怒,他還沒有制定進攻楚國的計劃,於是把怒火撒到鍾吾和徐國人身上。冬十二月,闔閭率軍北上包圍鍾吾,鍾吾人沒有料到報復來得這麼迅速;國人沒有來得及準備,外界又沒有援兵,只得開城投降。
闔閭押著鍾吾子向南折返包圍徐國。徐國人一面積極組織抵抗,一面向楚國求援。闔閭探聽到楚人準備出師,決定在援軍到達前攻陷徐國。
徐國西面是綿延起伏的山脈,南面是蜿蜒東流的淮河。當年秋季的雨水很大,當時還有很大的山水流下。吳國人在城西修建了一座攔水壩,把山水引過來;等山水憋到一定高度,便決堤放水,結果整座城市就變成汪洋中的一座孤島。
十二月二十三日,都城內積水已經齊膝深了。徐人沒法生火做飯,也沒法睡覺(古人都是睡在地榻上的);加之天氣寒冷,凍傷、生病的人滿城都是。徐子章羽只得斷髮、攜夫人開啟城門乘船向闔閭投降。闔閭換上一副悲傷的嘴臉迎接投降者,對徐子好言安慰,勸他不要悲傷難過,就好像他不是侵略者而是盟友似的。
吳軍又把水道改回去,原住民把水排空,吳軍便開進了徐國,滅亡這這個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虞夏古國。
徐子被獲准可以流亡到任何地方,他就帶著追隨者跑到楚國去了。
儘管闔閭先前已經取得過很多次輝煌的勝利,但是滅鍾吾和徐國卻是他以國王身份指揮的第一場大戰。闔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凱旋儀式,向先君的神主奉獻了豐盛的犧牲;他把戰利品一部分分給軍士,一部分賞賜給國人。
吳國還從來沒有發生過國人無功受賞情況,整個姑蘇城立即沸騰起來。國人自發舉行了各種慶祝和祭祀活動,感謝上天賜給他們一位聖主。
不久,闔閭問伍子胥:“夫子剛到吳國時極力遊說王僚伐楚,我當時就認為是可行的。但是王僚早就對我失去信任,我擔心王僚命我執行伐楚任務——那將使我無法奪取王位或者死在戰場上;又害怕被他人奪走功勞,所以才極力反對。如今寡人已經擁有吳國,當然要實現夫子的願望,也實現寡人和公室的願望。請夫子告訴我,應當如何伐楚?”
伍子胥回答:“楚國權臣各自為政,性情貪婪乖張,又不能擔當重任。如果把吳國三軍分為四個師,以一個師伐楚,楚國全軍必出;敵人到來我們就撤軍。然後再派第二個師出征,楚軍還要來戰。我軍輪出一次,楚國全軍要出四次,必然疲憊不堪。我軍再不斷釋放錯誤資訊,楚軍如果上當,我三軍大舉壓上,楚軍必敗!”
伍員的“四分三軍”是晉智罃“三分四軍”的升級版,晉國人曾經用此戰術成功地拖垮了楚國,最終使鄭國徹底迴歸華夏聯盟。
闔閭採納了伍子胥的方案,開始執行這個令楚國人疲於奔命、焦頭爛額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