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公雖然吃了大虧,但這事還沒完。大臣們不敢當面指責宋元公,就把罪行推到那些官吏身上,控告他們假傳君命,巧取豪奪;要求治他們的罪。宋元公被逼無奈,只好懲罰了那些倒黴蛋。
宋元公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堅定了與各大家族對抗到底的決心;他想利用兄弟公子寅、公子御戎等人的力量驅逐華亥、向寧等人,並用他們來替代被驅逐者。
宋元公的一系列行為遭到華、向的強烈抵制,雙方的關係因此變得非常緊張。而到了這種局面,宋元公就開始制定清除華、向的計劃了。
華、向安插在宮中的內線把訊息傳遞給兩人。華亥、華定與向寧密謀一番,決定先下手為強,把那個外表醜陋、內心腌臢的傢伙從君位上趕下去。
行動很快付諸實施。夏六月的一天,華府突然釋出訊息,說華亥突發重病(向寧正值盛年,天天歌舞昇平,說他有病根本沒人相信;而華亥已經步入老年了),或將不久於人世。
宋元公大喜道:“上天助我!如果他死了,驅逐華氏就易如反掌了。”他派幾位兄弟結伴去“探望”華亥,以瞭解真實情況。
然而這正是華亥佈下的陷阱,公子們自投羅網,全都成了甕中之鱉。
華氏先後殺掉了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孫援、公孫丁六人(他們都是準備在事成之後來替代各大卿士的)。向勝、向行由於屬於向氏,華亥就將他們控制起來,留給向寧處置。
宋元公終於發現了異樣,立即關閉了宮城。叛亂者們見陰謀敗露,也就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兩大氏族派出大批族甲,滿商丘尋找和進攻仇人。受害者在倉促之間進行抵抗,抓到什麼就用什麼,還有些人赤手空拳和兇手搏鬥,很多人被殺死了,死難者中也有偶然路過的市民。
都城內一片混亂,混亂造成的恐慌迅速蔓延;摸不清狀況的貴族們要麼堅守不出,要麼逃往公宮,還有些直接逃出城外。
公子城、公孫忌、樂舍、向宜等逃到鄭國去了,一起逃走的還有剛剛從楚國逃到商丘的楚平王的兒子王子建、王孫勝和伍子胥。
宋元公大怒,召集城防衛隊和大夫們的武裝進攻華氏。華氏、向氏的族甲被迫撤回,他們以兩家為中心,佔領了城中的一大片區域,與公室武裝對峙。當時,宋元公還不知道那些被誘捕公子公孫們已經被殺,以為他們只是成了華氏的人質。宋元公投鼠忌器,不敢貿然發動進攻。
之後,宋元公作出一個非常勇敢的舉動,他僅帶著一個史官進入華府進行談判(因為帶多少衛士的都是沒有用的)。
走入華家前院時,宋元公才看見地上擺成一排的,身上滿是血汙的屍體。他不禁大為震驚,快步跑到近前,跪在地上,表情痛苦地辨認著每個人的面孔,呼喚著死難者的名字,最後抱著其中一具放聲痛哭,邊哭邊咒罵華亥和向寧。
華亥後悔殺人太早,以至於失去很多重要的人質;但是宋元公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便索性連他也扣下了。
太子欒見父親久久不見出門,也隻身進入華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雙方最終達成了一份約定:一,華、向兩家拿出一半封邑補償被害者家人;二,華亥、華定、向寧自願流亡;三、公室不再追究兇手們的責任。
歃血之後,華氏取得太子欒、公子辰和公子地為人質,宋元公取得華亥的兒子華無戚、華定的兒子華啟、向寧的兒子向羅為人質。
協約達成後,對峙的緊張程度略微緩和了一些。華、向的家臣可以走出家門,拿著主人的手令到封地去辦理交接手續。宋元公和夫人每天都要一同來到華府,看著兒子們吃完才離開;華氏也每天伺候著公子們吃完、並且送走國君夫婦後才吃飯。
華亥感覺到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宋元公一直以這樣或那樣的藉口搪塞、拖延履行他所承諾的義務,甚至還阻止華氏履行他們所承擔的義務。宋元公的眼中也越來越多地顯示出焦躁和憤怒,他每次看兒子吃飯的眼神似乎都在說:“吃吧,多吃點,吃飽了好上路。”
華亥終於受不了了,他對向寧說:“以太子做人質已經是極大的不敬,我們不能再羞辱君主了,我看還是把公子們送回去再逃走吧。”
向寧說:“用太子做人質完全是因為君主沒有信用,如果把他們交出去,我們很快將死無葬身之地。”
宋元公確實不想再拖延下去了,他想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他現在最大的顧忌不是太子,而是華費遂。
華費遂是華亥的弟弟,官居大司馬,主掌兵權。華費遂與華亥關係相當疏遠,因此沒有參加叛亂。宋元公想要命他進攻自己的家族,但是又怕他違抗命令或者投奔反叛者,這才一直沒有下決心。
華費遂有三個兒子:長子華貙擔任少司馬,次子華多僚擔任宋元公御士,三子華登成為華亥的馬前卒,此時也被困在華亥府中。
華費遂特別喜愛華登,又對他感到痛心,幾乎天天以淚洗面。他多次站在華氏門口,呼喚著華登的名子,要他離開華亥;華登站在高臺上向他稽首,哭著說他生死都要和伯父在一起。每次無功而返,華費遂都哀求宋元公再給他一個說服兒子的機會。
宋元公雖然擔心發動進攻會迫使華費遂改變立場,但事已至此,他不得不向華費遂攤牌。
華費遂受盡了煎熬,也想盡快得到一個結果。他說:“臣不敢貪生怕死,也不會考慮自己的兒子。但是太子和公子們還在裡面,這才是臣所懼怕的。”
宋元公對他的答覆感到滿意,於是說:“他們生死有命,但是不能再繼續受到侮辱了!太子被扣押,乃是公室的大恥辱。”
華費遂馬上命軍士們搭建起幾座高臺,指揮官可以居高臨下觀察地形;他拆除了一些房屋,又徵用了一些房屋;堵塞了一些道路又開闢了一些道路。華費遂又開闢了一條環形隔離帶,將叛亂者佔據的區域與外圍的住宅隔離開來,一方面便於陳列軍隊,一方面也起到防火的作用。他在一些關鍵點上駐紮了很多士兵,最後,他還是給華氏和向氏留了一條出路,這就是所謂的“圍三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