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實在很危急,不是內院的學員數量太少了,方浩都不想寫這一封信。
這一封信肯定會侵犯一些人的利益,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
他是要一個人對抗一個圈子,而且那個圈子還是目前抗擊妖獸的主力。
自己能不能夠得到支援,他沒有信心。
但是他明白,肯定會遭遇到一些非難。
明白有困難,他還是要去做。
有些事情總得要有人去做。
他不相信這個國家就只有他一個人想著要去做這樣的事情,應該也有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了這個問題,想要提出這樣的建議,但是又沒有能力承受整個圈子的壓力,只能選擇閉嘴。
他不一樣,他的個人能力更強大,他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他必須要站出來。
在這個時候,他明白到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這一句話有多麼的沉重。
明白到說出“雖千萬人,吾往矣!”又有著一種怎樣決絕的勇氣。
他要向範院長提出這樣的建議,將異能學院的招生範圍擴充套件到普通人群,讓更多優秀的修煉人才能夠進入到學院接受培訓,為這個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來守護這個國家。
他相信範院長沒有那樣的私心,只是對那些事情並不瞭解,所以沒有這樣的提案。
他知道範院長有通天的渠道,能夠將聲音反饋到決策層,異能協會並不能壓制住範院長。
範院長是一個異能者,但是他的異能並不怎麼出彩,只是異能者裡面很普通的一個。
他能夠承擔華夏異能培訓學院院長這麼重要的職務,能夠成為全國異能協會的副會長,不是在於他的異能,而是在於他代表著組織的意志,他是組織派過來看著異能界的。
異能界大概不會歡迎普通人分走他們的利益,但是組織肯定會歡迎。
修煉的人才越多,國家才會越強大,老百姓也才會越安全。
他相信只要範院長將他提議彙報給組織,就能夠得到實現。
他還是相信組織的,相信組織會將國家的安全放在最高層面。
這一封信他寫了一萬多字,舉出了玄都派的例子,也表達了對目前優秀學員數量太少的擔憂,強烈的建議要將招生擴充套件到普通人群,從年齡十二歲到十八歲之間的青少年群體中選擇適合修煉的人,以夏令營的方式讓他們進入內院進行培養。
可以修煉的,就把他們留在內院。
不可以修煉的,讓他們回去繼續讀書。
至於辨別一個人適不適合修煉,那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至少也得是金丹修士,擁有強大的神識,才能夠看明白對方的資質。
當然,擁有著修煉的資質,不表示就一定能夠踏入修煉之路。
就好像擁有正常智商的人,並不是誰都可以考上985、211一樣,這還有一個用不用功的問題。
但是透過這樣的選拔,至少可以讓內院的學員數量更多,讓這個國家修士的隊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