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商業發展銀行用的就是金本位,承諾的是擁有他們發行的紙幣可以去任意一家分行兌換等額黃金。
太丘國發行的紙幣,紙幣的名稱就叫太元。
每一張紙幣正面,都有著方浩的頭像,反面則根據不同的面額繪製太丘國各地的著名景點。
方浩將自己的頭像印上去,可不是為了宣誓這家銀行是他自己的,而是希望將自己的頭像印在紙幣上面,可以讓更多的人喜歡他。
第一套紙幣有十一個不同面額,分別為一千元、五百元、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一分。
一千元可以兌換一兩黃金。
如果用地球那邊的黃金價格來算,這一千塊錢塊錢就相當於一萬多人民幣,一分錢相當於一毛多錢,面額並不算小。
從面額的設計上不難看出,這紙幣的作用就是為了在民間流通。
不過一開始這紙幣並沒有在民間通用,甚至都沒有作為貨幣來流通,更多的是像是一些大商行的票據。
只不過,這家銀行的股東聚集了太丘國最富有的那批人,他們都使用這樣的紙幣,也讓這紙幣一發行就能夠得到全國範圍的應用。
但是他們用這些紙幣也只是彼此之間進行大額的交易,先拿黃金去銀行兌換成紙幣,完成交易之後又會去就近的分行將黃金兌換回來。
方浩知道這樣的情況,但是他也沒有做出什麼干涉。
這個世界差不多每一個國家歷史上都曾經發行過紙幣,只不過沒有信用,很快就會貶值,到最後大家都不信任這種東西了。
現在他就是要增強大家對紙幣的信心,人家想要兌換,就給他們兌換。
反正現在的準備金也挺充足的,嚴格的按照一比一發行紙幣,不怕擠兌。
真正讓紙幣能夠在這個市場上面流通起來,那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前,別想著真正的流通起來。
但是他並不著急,有那個耐心等待。
等到真正流通起來之後,那就可以調低準備金的比例。
現在就相當於落下一枚閒子。
這一家銀行,方浩這邊就佔了超過五成的股份,是絕對的大老闆。
這家銀行除了接受存款之外,還會放貨。
存款有著利息,只不過利息很低,年化利率百分之一都沒有。
選擇存在這裡,也就是為了一個安全。
貸款的利息就不低,年化利率達到了百分之十五。
可是,和這個世界的民間借貸比起來,那個利率簡直是良心得不能再良心。
放貨物件,只限定於投資工商業的,有著嚴格的抵押擔保制度。
而這家銀行首個放貨物件,就是方浩新成立的集團——太丘電力集團。
以前方浩手下的三大集團,分別是教育集團、傳媒集團和工業集團。
加上這個電力集團,那就是四大集團了。
電力教育在大業四年就開始了,還沒有整出發電機來,一些電力知識就已經進入到了小學課本中。
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也一直在進行中。
一個沒有電的國家,那是沒有資格說是工業國家的。
大業十年,一臺小型的發電機終於研製出來。
大業十二年,一座小型的水力發電站開始發電。
雖然發了電也沒什麼用處,只能做一些關於電的試驗,可這也算是工業化程序中邁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