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目前還是不想直接與這個國家的統治階層發生衝突。
雖然很看不慣那些統治者的嘴臉,但是想要做實事,還是要那些人來配合的。
所以在推行教育方面,他並沒有說要取代現在的儒家學說,只是很低調的表示教那些災民的子女認幾個字,學點謀生技術。
並不是學那些做官的東西。
這樣就不會跟那些當官的形成競爭,產生衝突。
雖然那些當官的戰鬥力都很渣,但是他們要是暗戳戳的使壞,方浩真的還管不過來。
等以後自己口袋裡的人才多了,想怎麼得罪就怎麼得罪。
哪個當官的敢使壞,就可以弄死他,讓自己的人去替代。
慢慢來,現在還不著急。
那些文官們聽到方浩表示推行的教育只是教那些災民的子女學一些謀生的技術,也就沒有怎麼在意。
在他們心目中,大概就是學一些匠人的技術,比如蓋房子做木工打鐵什麼的。
這個社會確實也需要一些匠人。
國師願意推行這樣的教育,他們覺得也還行,並不認為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至於修橋修路……剛聽方浩說的時候,讓他們心裡咯噔了一下,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兆頭。
國庫收入本來就很緊張,扣掉給玄都派的稅收之後,一年收支差不多抵消。
很多時候還是入不敷出,只能打欠條。
修橋修路當然是好事,確實可以方便到大家,但是這個東西是要真金白銀的投入的。
國庫可拿不出錢來做這樣的投入。
不過當他們聽到方浩表示並不需要動用國庫的錢,由他自己自掏腰包捐贈,頓時都鬆了一口氣,然後齊聲誇讚國師大人宅心仁厚。
方浩對朝廷的要求,就是希望朝廷能夠配合他的行動。
如果沒有朝廷的配合,一些事情做起來就會很麻煩。
就算他個人的戰鬥力再強,也沒有辦法解決那些問題。
在世俗的世界,有些東西就只能按照世俗的規則來做。
在這一次的晚宴上,方浩就和幾個朝廷大員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國師府和禮部合作,成立一個義務教育辦公室,負責義務教育的試點工作,工作內容包括教材的編髮,老師隊伍的培訓,還有後續的稽核考試標準。
國師府和工部合作,成立一個基礎建設辦公室,負責稽核地方上的路橋建設。
這兩個辦公室的辦公室主任都由國師府來安排,團隊也由辦公室主任組建。
辦公室主任可以設立一正二副三個主要職位,正職主任為正五品,副職為從五品,官職掛在相關部門。
相應的,國師府下面將會成立一個教育集團,一個工業集團,由方浩獨資成立,主要就是跟那兩個辦公室對接。
國師府可以不用跟禮部和工部合作,直接加入那兩個辦公室的編制。
只要方浩有這樣的要求,朝廷不可能反對。
看起來似乎沒必要跟他們合作。
但是方浩要考慮到自己離開太丘國之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