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1)
那天直播結束之後,蘇見和易天樞兩人都有些感慨。
《對弈》其實存在著很多不足,特別是劇本方面,和原作相比,簡直可以算是天壤之別。
對於這些缺點,比起他們,那些看過原著的觀眾心裡更是一清二楚。
但為什麼這樣一部滿是缺陷的電視劇,最終卻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呢?
蘇見以為,除了之前簡潔說過的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觀眾們看到了這部劇主創成員的誠意。
曾經在和易天樞聊天的時候提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明知道你正在拍的那一部劇最終很難播出,或者是各方面的配置要求都非常低,再或者說那部劇就是金主們用來洗錢的爛劇。
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會選擇依舊認真鑽研演技、融入角色,還是隻要發揮出及格水平就行?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易天樞當時的回答是,盡力就行。
主要是在他開啟演藝生涯這幾年的時光裡,他能參演的大多數電視劇就是差不多這三種。
這三種型別電視劇的製作團隊與稍微高品質一點的製作團隊相比,最大的區別其實不是演員,而是整個製作團隊的工作態度。
曾經他也有幸成為過一些大製作電視劇的小配角,與之相比,小製作團隊喊一條過的戲,可能放到那些高要求的電視劇裡,人家導演會把你罵得狗血淋頭。
對待事物的標準不一樣,最終呈現的結果肯定就不一樣。
所以對於常年出演一些低水平電視劇的易天樞來說,真的就是盡力就行。
因為在很多時候,即使你想認真鑽研、對待角色,你也有心無力,不會有人會給你這個認真打磨的機會,所有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過得去就行,其他的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蘇見當時對他的話表示極度贊同,其實他之前的處境也比易天樞好不了多少,也是資源少,公司能推給他的大都是上述三種型別的低成本劇。
唯一比易天樞幸運的是,高薇不重視他、不給他好資源的同時,也沒有給他過多的限制。
所以即使他這幾年拍的戲算不上多,即使其中有一些質量也不大過關,但這些幾乎都是他自己一個劇組一個劇組挨個面試過來的,是當時的蘇見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的資源。
至於為什麼即使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也會盡量避免所謂的爛劇團隊,正是如同易天樞所說的那樣。
小成本製作團隊大多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最後能交出一部劇就成,至於劇的質量,不在他們的負責範圍之內。
蘇見是個俗人,他清楚地明白,如果自己長期處於這樣的工作氛圍之內,時間一久也是會被同化的。
會越來越敷衍,像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一般只是忙著賺錢,以後哪怕能接觸到其他優質的影視劇,能做到的最高水準也只有及格了。
真像那樣的話,他的演藝事業,才是真正的走到了頭。
所以他其實還挺佩服易天樞的,常年混跡於三無團隊,卻還能保證自己的演技,確實挺厲害的。
說回《對弈》,盡管投資不高,盡管劇組很窮,但大家在拍攝的時候都是抱著認真負責、想要做到最好的態度去完成的,所以最後才能收獲觀眾們的喜愛。
他們看到了馮斌對於鏡頭的追求,看到了服道化的美感與考究,看到了演員們用心還原了角色。
因此他們才會獻出對這部劇的熱愛,以真心換真心。
再加上因為題材特殊原因,又彌補了一部分劇本帶來的缺陷,所以這部劇才能殺出重圍,成為今年夏天的收視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