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人從中路橫向帶球過來,想要去找前插的埃弗拉。
結果,這球被拉姆給斷走了。
德國後衛的這一腳搶斷還是很漂亮的。
可拉姆搶下球后,埃弗拉第一時間反搶,迫使拉姆不得不趕緊往前傳球。
拉斯·迪亞拉跑空擋,舉手要球時,還沒接到,伊涅斯塔就突然一個搶斷,將球給攔截了下來。
法國中場第一時間對伊涅斯塔進行反搶,但伊涅斯塔快速分球。
馬競連續的一腳傳遞,將球給到了後面的哈維·阿隆索腳下。
哈維·阿隆索最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總能夠及時出現在隊友需要傳球時,就能輕易找到的線路上,讓所有人都踢得很舒服。
球還是在左半區。
馬競連續的傳遞,避開皇馬的貼身逼搶。
皇馬球員剛剛完成了一次快節奏的逼搶後,球員更多是選擇了站位,而沒有跟著跑。
踢過球的人都知道,這時候的球員很需要一點時間來喘口氣。
所以,他們選擇把馬競的傳球給逼回到後防線。
不僅如此,皇馬前場的C羅和伊布拉希莫維奇也在緊逼,迫使馬競不得不回傳到本方半場。
拉莫斯和佩佩都撤回來了。
諾伊爾則是站在大禁區弧頂區附近,隨時等待著隊友的回傳。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馬競要回傳門將的時候,拉莫斯突然送出了一腳直傳,精準地給到了前場左肋的梅西的腳下。
阿根廷人停球后,嘗試想要轉過身,但拉姆第一時間貼身。
兩人進行了一次身體碰撞後,梅西把球丟了一下,但馬上又搶回來。
阿根廷人選擇了橫向帶球往右側。
馬競的整體進攻陣型也立即跟著往右側傾斜。
當梅西從中路帶到右肋時,終於沒法再帶了,立即一腳橫傳,傳給了前插到肋部的阿爾維斯。
此時此刻,馬競的整個進攻局勢就很清楚了。
大衛·席爾瓦緊貼著右邊線,阿爾維斯前插後走肋部,接應梅西。
託雷斯也跟著橫向移動到了禁區右角。
看到阿爾維斯拿到球,受到了埃辛的干擾,託雷斯選擇了回撤來接球。
託雷斯回撤,大衛·席爾瓦就第一時間沿著右路往前插,帶走了阿什利·科爾,讓英格蘭左邊後衛無法及時跟進託雷斯。
如此一來,維迪奇就不得不跟著託雷斯出來了。
梅西看了一眼託雷斯的跑位,以及大衛·席爾瓦的移動,他立馬選擇了前插弧頂右側,頂上去充當前鋒的角色。
這跟剛才卡卡的跑位目的如出一轍。
馬競球員現在的無球跑動基本都沒有固定的限制,全都是衝著空檔和傳切去穿插。
回撤接球的託雷斯還沒接到球,就已經察覺到了梅西的前插。
如果可以的話,他應該送一腳橫傳,給到梅西身前,這樣梅西就能直接停球往前,從兩名防守球員中間帶球突入大禁區。
但皮爾洛意識到了這一點。
義大利人雖說是前腰出身,防守相對比較薄弱,但也只是相對。
作為義大利出身的球員,皮爾洛的防守意識並不差。
他第一時間就選擇了靠向託雷斯,配合維迪奇防守的同時,也掐斷了託雷斯和梅西之間連線的可能性。
除非,梅西放棄前插,往回跑。
埃辛則是第一時間去跟阿爾維斯,讓託雷斯也沒法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