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支球隊很強,卻沒有出色的本土球員,那如何贏得本土球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所以,楊浩前世就聽過一句話。
所有偉大的球隊,都是建立在強大的本土球員的基礎上。
這不,國家隊那邊剛剛表現出色,加泰羅尼亞媒體就爆出訊息,說巴薩有意要簽下馬競的雷耶斯,並且願意為這名西班牙邊鋒出2000萬歐元“天價”。
楊浩甚至都不稀罕搭理他們。
馬競的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夏季,切爾西的阿布拉莫維奇願意為雷耶斯掏3000萬歐元,但被馬競拒絕了。
巴薩的2000萬歐元?
“不好意思,我們只能賣給你雷耶斯的一隻球靴而已!”
這頓時讓整個西班牙都為之譁然。
都是樂子人,看到了樂子,自然都興奮了起來。
不過,西班牙很多媒體也都開始紛紛討論起了國家隊的比賽。
主教練塞斯明顯是更傾向於4231戰術的,而且哈維·阿隆索和巴拉哈的雙後腰組合,在很多場比賽裡都表現得十分出色,兩人都是攻守兼備的好手。
真正的問題在於勞爾和貝萊隆。
如果用勞爾上場,不管是踢十號位,還是踢雙前鋒,託雷斯表現都不是很理想。
多少有些受到了掣肘。
可如果不上託雷斯,用勞爾踢單前鋒,勞爾又不適應。
貝萊隆在十號位是最合適的,這是他在馬競和拉科魯尼亞的位置,可勞爾怎麼辦?
在踢完葡萄牙的比賽後,塞斯就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勞爾,他是球隊計程車氣和靈魂!”
這其實也體現出了像勞爾、皮耶羅這種型別的前鋒,在當下歐洲足壇的尷尬處境。
讓他們突前,他們無法獨當一面,力扛那些身強力壯的後衛們;讓他們拖後,他們的組織和傳球能力又不如十號位的前腰;拉邊的話,他們缺乏速度和突破能力。
這就變得很尷尬。
他們就像是專門為雙前鋒而誕生的球員,靈性十足,令人又愛又恨。
這種情況以勞爾最為特殊。
因為,他是西班牙的旗幟,也是領袖。
但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
那就是馬競已經成為了西班牙足壇最強大的勢力之一,甚至還隱隱壓過了巴薩。
……
現如今,馬競每到國家隊比賽日,楊浩都要提心吊膽一番。
每天都會有跟隨國腳們出征的各地球探送來訊息和情報。
而隨著馬競球員的成長,國腳們也都表現得越來越好了。
例如在對陣厄瓜多的南美區預選賽上,卡卡、德科和盧西奧就表現得非常不錯。
說起來,也是時也命也。
之前,麥孔在俱樂部還是貝萊蒂的替補,但在貝萊蒂轉會到巴薩之後,始終沒能拿到主力位置,尤其是上賽季巴薩的動盪,更是讓貝萊蒂有些無所適從。
普約爾現在其實更多還是踢邊路,這就導致貝萊蒂的出場時間受到了擠壓。
而最近,麥孔入選了國家隊,貝萊蒂反而落選了。
但隨著國腳越來越多,隨著球員表現越來越出色,楊浩原本高興的心情,也隨著聯賽的即將重新開始,而變得越來越沉重。
因為他發現,自己的球員在各自的國家隊裡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這之前,他們只是替補,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