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舉公,還請好好的思量一下在下所言,看看到底對不對,是不是這個道理。
文舉公,人生在世,所能夠依靠的還是自己。
這話確實不假。
不過人力有窮盡。
但有些事情,僅僅只是依靠自己一個人, 是沒有辦法去做的。
有些時候,跟對了人,要比自己的能力這些,更為重要……”
北海郡這裡,許攸看著孔融如此說道。
孔融哼了一聲道:“跟著袁紹便好了嗎?
袁本初當真就能比得過陶恭祖?
若是論起家世這些,陶恭祖確實不如袁本初。
但是如果真的論起了做人,陶恭祖可比袁紹強上百倍!”
許攸一聽這話,便知道對方這是還在生之前遭遇黃巾, 向袁紹求援, 袁紹不曾搭理他的氣。
對此,他並不慌亂,而是笑道:
“文舉公還是因上次之事兒。對本初懷恨在心。
您有這等想法,也能夠理解。
不過本初那裡,倒也並非不想救援文舉公。
實在是當時,本初也是分身乏術。
北方公孫瓚那廝,實在強悍。
當時本初被打的抬不起頭。
自保都要困難,又哪裡有能力前來救援?
本初每每說起此事,心中便多有愧疚。
說對不起文舉公。
上一次的事情,兩相對比之下,陶謙做的確實不錯。
解了文舉公這裡的黃巾之圍。
不過有些事情,文舉公還是要好好考慮清楚的。
陶恭祖那裡,對文舉公確實不錯。
但是不要忘了,陶恭祖年事已高。
最近聽聞,因為朱儁之死等事情,他直接便臥床不起好多天。
看起來陽壽已經不多。
徐州那裡, 真的能夠拿出來一用的, 也只有陶恭祖一人而已。
在他離世之後,文舉公覺得,那裡還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人物?
還有誰能夠護住文舉公?
靠那個不完整的劉玄德嗎?
那不過是一個妄託漢室宗親之名,臉皮比城牆還要厚的織蓆販履之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