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違反常理,大舉進攻而來,完全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
利在速決。
那些早就修建了城池之類的著名、且適合大軍通行的地方,這個時候,早已經被董越的兵馬給守住。
想要短時間的將之攻克,談何容易?
不等他們做成,劉皇叔那裡的兵馬,就已經是過來了。
到時間只能是死路一條!
想要迅速進入馮翊郡,那就必須的劍走偏鋒。
賈詡一番思索之後,覺得冷風鎮,以及摔死驢溝,鵪鶉嶺,小雁溝這些地方,是匈奴人最可能大舉進入的地方。
尤其是冷風鎮這裡。
可能性最大!
冷風鎮這裡並不繁華,顯得偏僻,實際上這裡距離長安的直線距離,要比馮翊郡北面邊界的大部分地方都要近。
而且,看起來道路不好走,但是其實並沒有那樣誇張,戰馬這些,還是能夠通行的。
只不過遠比不上大路好行罷了。
在董卓沒有遷都來到長安的時候,匈奴人可是將馮翊郡靠北面的不少地方,都給佔據了。
董卓帶著兵馬來到馮翊郡,且劉成又開始屯田安民之後,匈奴人們,擔心被打,這才將之放棄,往北而去。
全部縮排了上郡以及上郡以北的其餘大部分地方。
但有了之前的那些經歷,也導致了有一些匈奴人對馮翊郡的北面很是熟悉。
所以賈詡親自帶著大量的民兵,趕到了這裡,在這裡進行防守。
此時,已經是賈詡來到這裡的第二天。
冷風鎮這裡,不少地方都已經是變了模樣。
在地形險要的地方,多出了一些用石頭,木樑這些,臨時搭建起來的防禦工事。
還堆積著大量適合用來投擲的石頭。
險要去處的後面,一些比較平坦的地方,有些很多的民兵這些,正在那裡不斷的挖坑,
他們挖的坑並不大,只有碗口粗細。
深不足兩尺。
但是卻很多,覆蓋的範圍也廣。
挖好之後,還會用枯草等東西進行覆蓋掩飾。
這東西是陷馬坑,對付騎兵有不錯的效果。
陷馬坑區域後面,還有大量民兵在這裡不斷挖掘壕溝。
這些民兵,平日裡做的最多的,不是訓練,而是進行種地這些。
打仗或許不行,但是挖掘壕溝這些東西,卻非常的在行。
賈詡在這裡指揮著人怎麼做。
手下民兵的這些素質,自然是比不上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