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指揮中心。
現在已經是22點40分,臨近深夜,但這裡依舊燈火通明。
他們正在和京城第五研究院的專家遠端連線,討論著登陸器的問題。
一旦確認兩名宇航員的位置而且還活著,那肯定得想辦法把他們從月球上帶回來,至少帶到空間站去。
現在地球上無法為月球運送任何補給,火箭倒是夠,但著陸器和物資沒有。
“滿月”的上升器設計的最大容納人員數量是三人,八月份的天幕二號任務就是兩名華國宇航員和一名阿伯宇航員登月。
那如果是四個人呢?按照航天器慣有的冗餘量設計應該也是夠的,但還是需要捨棄一些質量。
“月壤樣本肯定帶不了了,艙內能扔的都扔掉。”
“備份的維生包起飛前可以扔掉,反正也用不上了,兩個加起來就騰出了100多公斤。”
“工具、裝置也扔了,儲物櫃好像也是可以拆的。”
“……”
短暫的交流後五院確認上升器完全可以帶四個人類回來,但還有一個問題是:只有兩個座位。
可不能讓另外兩位隨便在哪站著,起飛過程中重心的突然改變非常危險,但上升器確實沒帶這玩意的備份,所以……還是按帶14的那樣綁在牆上吧,空間都留好了。
短短的半個多小時,一個粗略的營救計劃就出爐了,只要能帶著那兩個倒黴蛋飛起來,再回地球就容易多了。
現在只剩兩項工作:找到他們、確認他們還活著。
曙光三號的兩名宇航員和14一起協力改造好了一個大天線固定在月球車上,用資料線連線到機器人身上,後者即將抵達那片複雜地形區域。
“這機器人是真的比人好用啊。”
雲洪軍看著14傳回的實時影象不斷點頭:
“這片地之前地震監測儀發現全是空腔,應該還是月球遠古時期形成保留的地貌,如果沒有機器人,我絕對要反對宇航員進去搜尋,太危險了。”
佘院士:“那倒也不至於,月球車和人才多重,登陸器多重,而且我估計他們降落的時候肯定不是正常姿態,搞得現在那麼狼狽。
欸,小林,你剛才走哪去了?”
林炬晃了晃手機,然後往上指了指:“打個電話,我估計NACA現在還在拼命找人呢,我們把兩個宇航員從38萬公里之外帶回來,他們總得有所表示是不是?”
“你想要什麼?錢?”
“那當然不是,剛剛我讓商航去找ICAO(國際民航組織)申請C822、C832、C810的國際適航資格證了,我們那麼好的飛機,得讓世界人民都體驗上啊。”
佘院士睜大眼睛,他沒想到林炬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我要是阿美人寧願給100億美刀都不肯答應這個條件,開放民航市場對波音的衝擊太大了,別說阿美,髪國人、巴西都要反對。”
“慢慢談嘛。”
林炬攤手,反正這次不狠狠從鷹醬身上薅一撮毛是不能善了的。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其實局長還說申請了不受限制承接國際商用衛星發射訂單,以及在夏威夷租用地方建遠洋測量船停靠港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