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我還是盯著實體安心些。”
“沉浸模式”是一項“升格”的技術,它其實來源於給雪鵠裝備的頭顯360度全息影像系統,依靠頭盔和眾多攝像頭的配合讓機體“消失”,使操作者完全沉浸在周圍的環境中。
考慮到黎明一號條件確實沒其他飛船那麼好,為了解決可能帶來的幽閉感問題,黎明一號也可以透過專門配備的頭盔實現這個功能。
鄧磊很喜歡這個功能,這讓他感覺像暴露在宇宙中一樣,既讓人恐懼又有種無法解釋的誘惑力。
“那好吧,老柳,向傑,你們也試試?舷窗這麼小待會可能都把核爆炸擋住了。”
“給我接入吧。”
“我也試試。”
李偉看著三人的頭盔面罩逐漸從透明變成白色,再次檢查了飛船當前的姿態,保證側舷窗始終對準地球那一面。
對於他來說,還是肉眼更有意義些。
……
“埃德森將軍,你必須保證當量不會比1300千噸更大,這關乎到的是四千萬人的秩序,我不是在開玩笑。”
管控區的觀察地堡裡,IAEA的最高負責人拉斐爾·馬里亞諾正在和太平洋艦隊的軍事主官通電話。
懷俄明號已經於昨天凌晨悄悄離港,誰也不知道它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它會在哪裡發射導彈。
前兩枚導彈的發射地點雖然也保密,但根據公開的資料還是不難推測大致發射區域,核潛艇就難說了。
懷俄明號是俄亥俄級中服役時間很晚的新銳潛艇,搭載的也是射程超過一萬一千公里“三叉戟Ⅱ”導彈,整個太平洋哪裡都能去。
它現在已經按照戰爭狀態無線電靜默,埃德森其實都聯絡不上他們。
他只知道現在富島灣又多了兩艘052D,絕對是在預演攔截三叉戟Ⅱ。
至於當量他也管不了,這件事是總統府直接負責,埃德森幾乎是旁觀者。
反正國會絕對不會讓氫彈當量比125萬噸更低,但他也知道這玩意的當量就不可能精準控制,所以對拉斐爾的質詢回答地也很模糊。
“我們一直將民眾的財產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您不必擔心我們專家的技術專業性。”
拉斐爾無奈地結束了通話,只能祈禱阿美做點人,不然IAEA的聲名就可能一片狼藉。
時間過得很快,10點55分,一直靜靜坐在角落裡的田戰聽到了戰術平板發出“嘟嘟”的警告聲。
平板上正是囊括了大半個太平洋的地圖,連線著頭頂的遙感衛星。
在顯示的地圖上面,南太平洋出現了一個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以超過音速移動的熱源,高度還在不斷上升中。
考慮到吐瓦魯不太可能擁有洲際導彈,那麼這應該是懷俄明號出手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