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中這其實是一枚執行跨洋反擊的火箭,完全在進行日常工作的常委會突然接到突襲預警,上級下達“反擊”命令發射火箭,剩下的人在地下防空洞碰頭來指定第二輪反擊方案。
這個演習總共有三個階段,每一次IAEA清理行動都會被套上特定劇本進行模擬,體驗感極其真實。
當然這樣做的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極低機率有人腦子抽了假戲真做,演習也能降低一些損失。
上級忍不住瞥了一眼門外,那裡應該有一名提著黑色手提箱的警衛,他還記得幾個小時前自己是怎麼做的。
其實流程很簡單:開啟密碼箱能看到一紅一黑兩個小手冊,紅色的是反擊目標代號對照,黑色的是當量選擇介紹,但都給出了設定好的幾個可選方案組合。
根據已經得到的情報,操作者需要在最短5分鐘,最長10分鐘內選定方案,然後輸入方案代號,再次輸入密碼,按下按鈕就完成了一切操作。
這是正常流程,不正常流程是開啟箱子後使勁在鍵盤上按0,超過8位數後直接砸發射按鈕,自動執行最高一級反擊命令。
按演習計劃前兩次都是正常流程,最後一次是非正常流程。
當然演習中使用的手提箱是模擬用的,但也不算假貨,它是備份的第二手提箱。
兩個手提箱隨時都與衛星網連線,第一手提箱每隔90秒就會應答一次衛星網的呼叫,如果連續3次沒有應答自動判斷失效並將許可權移交給第二手提箱,否則第二手提箱發出的指令無效。
第一手提箱在另一個警衛那裡,只不過守候在另一個方向,所以千萬千萬不能讓兩人拿錯……
鍾成也完全參與到了第一次演習過程,畢竟按正常日程他那個時候應該在彙報近期工作,親眼見到了上級按下電鈕時微微顫抖的手指,也看到了地下掩體中虎目圓瞪計程車兵。
那一會他一直有種懷疑:是不是三戰真的來臨,手提箱發射出去之後是不是真的有無數火箭從密林和沙漠中升起,是否真的有核潛艇默默切斷訊號潛入深海,是否外面真的已經是一片火海。
直到他再次看見擁堵的二環路時才敢相信這都是假的,只能說那些神色嚴肅的警衛過於認真,讓人根本分不清真假。
一想到這樣的事還要再來兩次,他都不由得有些緊張。
叮鈴鈴……
辦公桌上的黑色電話突然響了起來,上級只簡單的說了幾句就結束通話了電話,然後看向鍾成:
“‘洪鐘’已經準備好了一顆,你們立刻調集衛星網,接下來一個月務必保持對管控區進行嚴格監視。”
“是!”
鍾成知道“洪鐘”是什麼,露西亞和阿美增加當量並不是臨時起意,國內並不關心他們的當量翻幾倍,在乎的是會不會反而加劇海洋汙染,那樣可就不太妙。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解決方案也只有一種:用更大當量的氫彈去清理遺留問題,反正國內那些二相構型的1500w萬噸老古董還有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