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7所。
為了年底的聯合礦業探測行動,帶嚶選拔的五名宇航員和載荷專家都抵達了這裡進行適應性訓練。
這其中包括了前期來參與談判的羅·羅核專家傑米·史蒂文森和航天專家安東尼·霍普金斯,兩人在歐空局接受了一段時間的理論培訓,然後就轉到了這裡。
實際上他們只被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太空常識,主要還是認識一下他們所在飛行任務的乘員,互相熟悉一下方便交流。
這麼短的時間還不能讓他們掌握中文,但經緯信通提供了市場上根本沒有的同步翻譯器,還能採集個人音色,使用下來效果很不錯。
而現在史蒂文森正在和同樣計劃上月球的周院士交流著月球地質層的結構組成,這是前期制定計劃的重要依據。
兩人正在熱火朝天地交流著,然後就靠到霍普金斯一路歡呼地舉著咖啡快步走了過來。
“傑米,我們要坐上真正的宇宙飛船了!”
“嘶~”
史蒂文森和周院士都瞪大眼睛看完仁壽市民拍攝的短影片,尤其是九章號從天而降然後林炬跳下飛船的場面。
任何一個看過科幻電影的人都幾乎可以腦補出這樣一副畫面:未來人類的飛船抵達了一顆新的星球,然後駕駛著先進的登陸飛船降落在地面上開始考察。
這種事情居然真正發生在現實中,而且過了一個多小時後九章號還再次起飛向宜州的碼頭飛行,比起降落更加震撼,簡直讓人難以相信發生在眼前的是事實。
而史蒂文森等人自然能認出這就是聯合礦業將會使用的登陸飛船,507所仿照它的結構搭建了木製模型用於演練,大家都很熟悉。
但看圖片是一回事,真品飛行過程又完全是另一種感覺,九章號給人的衝擊力甚至比萬噸級的超級火箭都要強烈。
要不是專家們都很清楚九章號所使用的技術都並非是過於超前的黑科技,甚至也會忍不住去懷疑這是UFO。
“該死,我竟然懷疑過它的真實性。”
霍普金斯此前甚至還公開批評過九章號,因為按照傳統宇航學它最理想的設計方式應該就是火箭那樣的圓柱體,結構簡單且質量利用率高,空重只會有九章號的一半還少。
但親眼見到這種非“科學”造物後他馬上否決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就單憑外形和降落姿態這一點,他就已經成為了飛船黨的忠實擁躉。
史蒂文森:“CZ18似乎會在半個月後發射,我們應該租一架直升機,看看那枚超級火箭把這艘飛船送上太空是什麼樣子。”
霍普金斯:“但我感覺火箭的尾流可能會把直升機掀翻,甚至可能引起海嘯。”
“你太多慮了安東尼。”
史蒂文森雖然不懂航天,但他可很清楚水下核彈爆炸的威力,至少火箭產生的衝擊不會比核彈更強。
帶嚶很多核資料都是與阿美共享,經驗並不算少。
霍普金斯:“那好吧……但我們明天就應該去瓊州,那裡有一艘新飛船要發射了,我想去看看。
好像是用於天宮空間站和烏兔空間站之間的客運飛船,叫做……額……”
“黎明一號。”
周院士替他補上了名字,“黎明”號就是搭在了A100核發動機的曙光飛船名稱,它的名字源於曙光,整體看起來也就比曙光飛船長一些,只是質量大了很多接近30噸。
黎明飛船將於11月19日在瓊州由一發新遠二號不載人發射,並對接到天宮空間站後進行第一次有人往返測試,將1.5噸補給和3名宇航員送到月球軌道的空間站上去。
霍普金斯:“是的,黎明一號,我以為我能坐上風暴號的。”
史蒂文森:“我更想去前進號,那可比太空梭酷多了。”
好久沒求月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