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北極狐十六)
想要在茫茫北極, 找到一隻生死未蔔的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更別說我們豬汪,整個藍星方向感最失控的獸, 尋找小8伴侶更是難上加難。
幸好上帝為他關了一扇窗, 但留了很多道門。
喻以筠回憶去年遇到小8伴侶的情況, 根據她來到狐狐島的時間和重新整理地點推算, 雌狐過冬地點應該距離狐狐島沒多遠。
考慮到環境因素,適合狐單獨過冬的地點,大機率在他們曾經探索過的極光酒店附近。
那兒一到冬天,就會有小人咪從東西南趕過來。欣賞極地才有的絕美極光。
人類頻繁活動釋放熱量,導致整片區域溫度比周圍高一些,適合小型動物避寒。
近些年, 外國人的動物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北極生物受到的人類威脅減少。
有些聰明的狐,會選擇在人類聚集處度過冬天,甚至學會賣萌乞食。
喻以筠離開狐狐島, 帶著落寞地小8來到極光度假區。
距離春分日還有幾天, 北極圈大部分割槽域已經有了晝夜之分, 喻以筠總算在白天看清楚極光酒店。
稱為酒店並不準確,這兒應該是一片馴鹿牧場,只是夜晚會接待欣賞極光的客人。
喻以筠和小8躲在暗處,瞧見油光水滑的馴鹿們, 正在悠閑自在吃草。
幾個看樣子應該是北極原住民的因紐特人,身穿厚實的防寒衣,頸邊有毛茸茸的鹿毛保護臉蛋。
因紐特人體型比生活在溫暖區域的人短粗,能夠讓熱量集中,最大程度保持體溫。
他們眼睛較小, 可以保護瞳孔不被極晝照在白雪上的強光所傷。
智人,全地球目前已知腦比例最高的生物,食物鏈頂端的頂端。
實際上,早期智人出現到現在,僅僅只有30萬年,比許多動物的演化歷程都要短得多,正處於不斷進化的階段。
眾所周知,進化主要受到環境的影響。比如北極狐耐寒,沙漠赤狐耐旱。
或許大多數人類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所改變的自然環境,必將反過來讓他們本身出現適應性進化。
所以說,人類保護環境,不該持有高高在上的傲慢。
應該心懷敬畏,避免自己被親手創造的環境反噬。
喻以筠暗中觀察那幾位因紐特人,推測他們是與現代文明接觸後,改變最為明顯的原住民。
因紐特人飼養馴鹿,往往作為食物、衣服、交通工具等等。
這些因紐特人養的馴鹿,主要作為商品,為遠道而來的遊客提供合照和租賃服務。
他們身上的防寒衣,款式較為原始,帶有明顯的當地特色。
但旁邊小女孩穿著粉紅色沖鋒衣,穿著系帶雪地靴,還帶著一頂兔耳形狀的帽子,打扮跟繁華都市的小孩並沒有太大區別。
小孩仰起紅撲撲的臉,用當地語言叫爸爸媽媽,然後說著說著就不自覺切換成英語,估計受到了老師和遊客的影響。
“爸爸,媽媽,我想去找菲歐娜玩。”
女孩爸爸正在盯著馴鹿吃草,聽了女兒的要求,用喻以筠聽不懂的當地話回應。
“不需要馴鹿送我,菲歐娜就在附近,我們約好一起看望白雪公主。”
女孩媽媽應了一聲,拿出鹿皮圍巾系在她脖子上,輕輕囑咐了兩句注意安全。
女孩蹦蹦跳跳的跑遠,喻以筠繼續蹲在那兒,打算等太陽落下,觀察附近有沒有北極狐或者其他野獸出沒。
旁邊小8突然動了動,跟在女孩身後。
“嚶?”你去哪?
“嚶嚶?”不找你老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