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克魯格獅二十)
那些年當華南虎的親身體驗, 告訴喻以筠:
重新徵服棲息地,是一項大工程!
想當初,‘猛虎歸山’團隊正式放歸第一批華南虎之前, 對參與野化的華南虎, 進行層層篩選和長達好幾年複雜嚴謹的野化訓練, 最終才從現存幾百隻虎子中, 成功放歸19只。
同時還派遣專項小組,仔仔細細考察保護區地形地貌。
害怕籠養虎虎野外競爭力低,難以生存,團隊甚至提前十年,在秦嶺散養了一批野黃牛……
今時不同往日,豬咪現在變成一隻土生土長的非洲獅, 無需考慮‘能夠適應野外環境’這個難題。
擺在面前最大的問題,只剩一個:
當地棲息環節,是否適合獅子生存繁衍?
某隻豬咪方向感太差,不確定湖泊在n型河道什麼方位。
只能憑借太陽起落的體感溫度, 判斷自己大致向北移動, 可能跨過了南迴歸線, 從亞熱帶來到熱帶。
按照每個緯度間隔約111公裡的標準,三小隻很可能縱向跨越了34個緯度。
34緯度聽起來似乎不是很多,但伴隨當地氣候和環境變化,可能會造成植被和生物分佈的巨大差異, 出現‘南橘北枳’現象。
某些生存能力較差的物種,僅僅相差1緯度,競爭力就會大大下跌。
獅子身為自然界頂級掠食者,在陸地不遇到老虎的情況下,至少不用擔心食物鏈位置遭受撼動。
能夠影響種群分佈的最大原因, 僅僅只有一個:食物。
湖泊附近多為草原和荒漠,沒有高大的樹木,主要動物以熱帶禽類和體形較小的食草動物為主。
雖然能看到斑馬、羚羊這些熟悉的‘朋友’,但方圓幾公裡基本沒有長頸鹿、角馬、黑斑羚的生存氣息,且沒有發現它們留下的啃牧線。
可想而知,再更北邊的地方,它們也像獅子一樣,消失在曾經的故鄉。
雖然常見食譜少了一大半,但喻以筠沒有氣餒,帶著兩個小夥伴,信心滿滿拓展新的食譜。
獅子消化系統很強大,連重度腐肉都能吃,換換主菜完全不在話下~
生活在亞洲動物園的非洲獅,每天吃家禽家畜喝盆盆奶,沒發現有什麼健康問題,足以證明大貓腸胃功能的強大。
來到新環境沒幾天,作為‘入侵物種’的三頭獅子,總算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鴕鳥遇到大貓們,總算知道逃跑啦!
問題在於,這段時間碰巧趕上鴕鳥的繁殖季,它們跑得了鳥跑不了蛋。
與絕大多數禽類不同,鴕鳥雖然有翅膀但不會飛,更不會爬樹,所以沒辦法把蛋生在窩裡。
繁殖期的鴕鳥,習慣性找個幹燥,安全的地方下蛋。
它們結合後第七天開始生蛋,每次下一個蛋,隔一兩天下一次,攢到一定數量便開始孵化。
整個繁殖期,普遍會生出1020個蛋。
由於孵化時間不同,晚出生的鴕鳥蛋,幾乎沒有孵化的機會。
這時候,就輪到辣爪摧蛋的豬咪登場啦!
n型河道附近有太多長頸鹿,會吃掉高處的樹葉,加上還有花豹在樹上爬來爬去。
因此很少有禽類築巢,害得喻以筠‘搗蛋’的技術無法展現。
如今,遇到大片大片白給的鴕鳥蛋,豬咪高興極了,美滋滋把蛋蛋挖出來,爪把爪教臭臭和鐵柱,如何透過陽光和溫度判斷鳥蛋能否孵化。
‘草原大善貓’的豬咪,依然保持缺德之餘尚存三分人性的做法,專挑孵化機率較低的蛋蛋,找石頭磕破厚厚的蛋殼,享用比雞蛋大20倍的鳥蛋。
偶爾運氣太差,開出準備孵化的‘毛鴕鳥蛋’,心虛的喻以筠把蛋扣上,默默遞給臭臭。
倒不是喻以筠寥寥無幾的良心疼了一下。
主要因為……挑食的小貓咪,不太喜歡吃毛蛋。
接下來好幾個月,在其他獅子為了食物疲於奔命的時候,流浪三小隻都生活在新棲息地,打著‘視察環境’的名義到處鬼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