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帝霸諸天 > 第157章:隔斷之地的淵源

第157章:隔斷之地的淵源 (第1/2頁)

楊雲逍含笑點了點頭,並沒有作出過多的解釋,僅僅只是他臉上的笑容,就寫滿了意味深長,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可惜了,你沒有繼承你爺爺那一身登峰造極的風水之術,不然,也不至於到了今天還發現不了。”楊雲逍看了一眼繁星大帝,略顯無奈地說道。

“這怎麼可能?龍脈在當年不是已經被嬴政挖幹,全部紮根於華夏了嗎?隔斷之地怎麼可能還會有龍脈?”繁星大帝不可思議的說道,神態格外震驚,想必這還是他一千多年以來,第一次如此失態。

一聽到有關於龍脈的事情,不止是繁星大帝,其他的幾十尊大帝,也是當場被震驚了個透心涼,每個人都彷彿聽見了世界上最難以置信地事情。

楊雲逍笑了一下,說道:“所以,我罵你蠢是有原因的,嬴政確實立定了華夏龍脈,但是奈何後世不爭氣,自楊堅和楊廣父子倆透支了國運換來盛世之後,嬴政留下的那三條龍脈,有兩條都已經元氣大傷,再後來李世民野心頗大,想抓住最後一條龍脈的本源,以做翻盤的希望,只可惜,龍脈寧死不屈,最終鬧了個兩敗俱傷。”

聽到楊雲逍講起這些華夏的歷史,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楊雲逍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會比他們這些活了幾千年的老傢伙還要清楚?

不僅如此,楊雲逍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有理有據,頭頭是道,就算是胡編亂造,也不可能編得這麼完美,這不禁讓眾帝對楊雲逍的話多了幾分信任感。

一提起這段歷史,就連楊雲逍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在他還是凡人的時候,他所學習過的歷史,從來沒有提及過這麼精彩的一段歲月,畢竟,在地球這顆行星上,世俗界和修煉界是完全獨立開來的,凡人與修士各自發展,互不影響,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兩套截然不同的歷史。

雖然說,人凡界的歷史和修煉界的歷史大相徑庭,但是,二者之間卻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每當修煉界的朝代發生更迭、帝王發生換位,這段歷史就會由當朝史官擬出一份留給世俗界的“歷史”,讓世俗界以凡人的視角看待修煉界發生的朝代更迭、帝王換位,以此達到修士與凡人互相發展的同時,還能達到文化同源的目的。

而這,也正是地球最特殊的地方,在這樣的世界裡,世俗界和修煉界的明確劃分,讓凡人和修士能共同生存在同一片藍天之下,沒有屠殺、沒有災難、沒有歧視。

這樣的世界,秩序保護著弱者,理性昇華了強者,久而久之,才構成了地球三界特殊而又多彩的格局。

“那隔斷之地怎麼會又出現一條龍脈?嬴政不是把人凡界的所有龍脈都紮根在華夏了嗎?”繁星大帝驚訝地說道。

聞言,楊雲逍緩緩說道:“其實,隔斷之地的龍脈只能算半條,當年李世民想控制住最後一條龍脈的本源,將那條龍脈為己所用,但是,最終龍脈寧死不屈,分化出了一半的命源,逃進了道教,被袁天罡蘊養了起來,從那之後,三條龍脈就全部陷入沉睡,華夏國運大跌。”

一聽到這樣的話,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瞬間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袁天罡,大唐國師,李淳風的師傅,華夏道教天師,集道法之大成者,在道法造詣上堪稱與華夏四大天師齊名。

遙想當年,李世民企圖控制龍脈的命源,將龍脈為己所用,但是最終龍脈識破了李世民的計謀,硬生生分化出了一半的命源,逃到了道教之中,被袁天罡所救下。

袁天罡在救下那條龍脈的一半命源之後,沒過多少年,擎蒼大帝便與天意展開了終極一戰,在最後關頭,擎蒼大帝打通了太平洋所在的整片虛空秘境,隔斷之地也由此誕生。

再後來,在離開地球的前夕,擎蒼大帝透過神識傳音,和袁天罡交代好了一切之後,便離開了地球,而袁天罡也遵循著擎蒼大帝的意志,將龍脈的一半命源藏匿於隔斷之地,並且在隔斷之地一手建立了聚賢城,讓自己徒弟李淳風的孫子“李仙宗”擔任聚賢城的城主。

而李仙宗,正是“繁星大帝”。

時至今日,一千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繁星大帝李仙宗雖然把聚賢城發展成了隔斷之地最頂流的勢力之一,但是,這無論是對於袁天罡,還是擎蒼大帝來說,效率都實在是太慢了。

原本,聚賢城城主這個職位,是可以讓其他實力更強的強者來擔任的,但是,為了賣給袁天罡一個面子,最終才決定讓袁天罡的徒弟李淳風的孫子來擔任城主之位。

畢竟,隔斷之地,可謂遍地是黃金,只要留在隔斷之地發展,無論是實力、財力、還是閱歷,都會在短期內得到大大的提升,毫無疑問,隔斷之地是一個非常鍛鍊人的地方,因為這裡常年保持著混亂而又巔峰的盛世,堪稱修士歷練的最佳之地。

最新小說: 八道橫行 兩界:我以武道問長生 都市之國術無雙 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馬了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