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久了,蘇杭對鄭戍明可謂瞭解,這是一個內心有原則但又不拘泥的人。不過,今天也才發現,老鄭同志還是擺不脫中國式家長的窠臼。
比如對電子遊戲的態度。
蘇杭甚至懷疑鄭戍明家裡是不是有子女被‘毒害’過,才會這麼抗拒。
不過,蘇杭也只用一招,就說服了鄭戍明。
兩個字:創匯!
舉例是日本的遊戲產業。
比如《超級馬里奧》,誕生以來,哪怕截止1996年的現在,全球範圍內銷量也已經是數十億美元級別。
整個日本的遊戲產業,每年的全球進賬更是達到百億美元規模。
再說中國。
剛剛過去的1995年度,全年貿易順差也才166億美元。
可以想見,如果國內能學著日本那樣將遊戲產業做起來,不說更多,哪怕一年能從老外那裡賺到10億美元,相對於整個國家的順差規模來說,也是一筆非常客觀的收入。
更別說這年代,掙美元簡直都成了一種執念。
另一方面,因為資訊時代的到來,新科技革命,也讓中國有了一個相對輕鬆地打入海外遊戲產業的機會。
因為PC平臺的開放性。
以往的電子遊戲,主要媒介是主機、掌機、街機之類,以市場規模最大的遊戲主機來說,國內不講,海外方面,日本廠商基本壟斷了主機平臺,這使得遊戲開發商想要出售自己的遊戲,不僅要給與主機廠商昂貴的分成,還要受到對方或明或暗的種種掣肘,生存狀態可以想見。
因為掌握了平臺,肥水不流外人田,排行前列的遊戲廠商基本都在日本。
現在,有了開放性的PC平臺,大家就有了一個繞過專用主機的機會,不用再受到主機廠商的盤剝掣肘,准入門檻也大幅降低,這就給了相關產業發展非常落後的中國廠商一個大好機會。
只要能做出好遊戲,將來,如同《超級馬里奧》那樣,一款遊戲在全球賺10億美元,都不是沒有可能。
蘇杭如此這般地一張大餅畫下來,鄭戍明完全無法抵抗。
這一思路敲定,兩人很快進入下一話題。
如此聊著,期間鄭戍明還要來了紙筆開始做筆記,待到蘇杭父親蘇全民和鄭春一起找過來,邀請鄭戍明去吃午飯,兩人也初步談妥了不少事情。
首先是ISP專案,與中原省這邊的地方公司合作,並且向社會籌集資金。
其次,就是兩隻基金。
蘇杭給出了兩個名字讓鄭戍明挑選,一個銀杏資本(Gink Capital),一個富策資本(Future Capital),前者對標答應彼岸大名鼎鼎的紅杉資本,你紅杉,我銀杏,後者,‘Future’,未來,也不用過多解釋。
銀杏是中國的國樹,而‘富策’,聽起來太張揚,鄭戍明果斷選擇了前者。
蘇杭就留下後者。
兩隻基金都面向接下來的網際網路產業投資,計劃如同水星資本那樣對外發行基金,包括固定收益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兩類。
國內已經翻開了基金企業的口子,不過,真要去做,手續還相當麻煩。
當然了,這就是鄭戍明的事情。
拉這位入局,好處可是多多。
再次,就是入口網站和電子遊戲兩方面。
蘇杭之前描繪了一下‘一呼億應’的場景之後,鄭戍明堅持會親自把控入口網站的運營,電子遊戲方面,就需要蘇杭多費心思。
另一方面,‘入口網站’和‘電子遊戲’兩方面,也算是包羅永珍。
比如入口網站,計劃包含電子郵箱、個人部落格、社群論壇等等服務,還計劃配套打造各種型別網站,因此專案頗為龐大。至於電子遊戲,更是包括單機遊戲和網路遊戲等方方面面。
因此,暫時也就這兩項,沒有其他。
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