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
今天週六,清晨的街道上少了一些工作日的人流如織,但很多街邊的書報亭,卻比往日都要熱鬧。
鍾長林沒有睡懶覺的習慣,早早起床在玉川河畔慢跑晨練,恰好路過一座書報亭,即使知道緣由,看那麼多人都圍在一起,還是湊了過去。
不出所料,書報亭醒目位置,好幾份報紙的版面上都出現了雅虎上市和某個少年作家身價大漲的訊息。
鍾長林還看到了一個‘一日賺兩億’的惹眼標題。
擠在旁邊拿起恰好在手邊一份自家的《商海》雜誌,鍾長林饒有興致地傾聽周圍人的討論。
“……”
“這孩子一天賺兩個億,咱們一個月幾百塊,想想真是白活。”
“這也算為國爭光了。”
“什麼爭光,這次去美國探探路,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移民了,現在有本事的都移民。”
“移不移民不說,看人家又能接受國外採訪,又能在國外發表,這次還能在國外投資,你們就說,咱普通人哪有這機會?”
“憑本事在掙來的,你要覺得自己行,先在國內炒炒股試試?”
“說起炒股啊,我鄰居家有個小子,就是看了這蘇杭的事蹟,也跑去開了戶,這才一個月,聽說兩萬多塊本金就賠了五六千。”
“不都在報道股市大漲麼,怎麼還賠那麼多?”
“好像是那電視廠降價促銷鬧的,具體咱也不懂,說什麼降價影響預期,股價回撥牽累大盤。”
“其實吧,這參商在他那新裡把道理都說明白了,就兩個字,‘風口’,人家從去年開始,那期貨,還有股市,再到這次,都是‘風口’,他抓住了,就賺了大錢,咱們這些睜眼瞎,就只能老老實實掙幾百塊工資。”
“呵,老王這一下就說明白了,聽說那參商考個試都能次次一堆滿分,這就不是普通人,我孫子……也高二了,說起他那學習成績,唉,我一想起就想再把他打成孫子,人比人真是該扔。”
“看看這篇,說是那雅虎專門邀請了蘇杭過去幫著宣傳,要不然都不能有那第一天的高股價。”
“是啊,這份報紙,還有照片呢,小夥子站在一群洋鬼子中間還挺精神,誒,這……中間怎麼還有個中國人?”
“誰啊,我看看?”
“剛我就看到了,是那什麼雅虎的創始人,姓楊。”
“怪不得。”
“……”
鍾長林正津津有味地聽著周圍人東拉西扯,忽然被人碰了碰肩膀,扭頭,是一個戴眼鏡的中分頭男子,三十歲左右,正看著他手裡擺樣子的那份《商海》:“老哥,這本……你要嗎?”
鍾長林疑惑低頭,才發現一旁本來厚厚的一摞《商海》,不知何時已經被人拿光,只剩下手裡這一本。
頓時意識到,某個少年在美國的動靜,其他不說,至少,再一次刺激了《商海》的銷量。
鍾長林因此再次想到了上個月就生出的一個念頭。
環環相扣。
少年沒怎麼刻意,但,從江東電子到斯高柏,從水星資本到雅虎,又從《時代》採訪到《商海》大賣,如同一條條絲線編織成的一張網路。
牽一處動全身。
見男子還巴巴地看著自己,鍾長林回過神,把手裡的《商海》遞過去,還忍不住追問一句:“老弟這麼晚才賣?”
今天都四月半了。
月初發行的《商海》,雖然銷量還在持續增長,但不同於上個月,大部分人都在第一旬裡買入了這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