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需要大量的現場實驗進行調整。
柳學林還仔細說起,國外的收割機為什麼那麼穩定,除了技術積累和用料紮實之外,很關鍵一個,就是長期的實驗調整。
還說起一件趣事。
中國七十年代開始逐漸開放,其中,中日關係正常化之後,日本的機械廠商,很快就申請了在中國的收割機實驗,每年都來,待到獲准向中國出口各型別收割機,那邊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相關資料,產品直接就是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
怎麼可能不好?
當然了,也貴。
市場上,哪怕是二手的國外收割機,價格都是國產的十倍級別。但沒辦法,人家用起來就是穩定。特別是東北和西北的那些大農場,即使再貴,也還是選擇各種進口機器。
不是不支援國產。
人家動輒幾萬畝幾十萬畝,你一臺機器,十幾二十個小時就出一下問題,光修機器了,莊稼怎麼辦?
要知道,農業是很依賴農時的。
更別說收割效率。
國產的一畝地漏出去幾十斤,看著不多,但放大到幾萬畝幾十萬畝,那就是幾十萬斤。
柳學林就說過一個場面。
某些收割機過後,一場雨,地裡面密密麻麻地生出一層的麥苗。
因為脫粒效果太差。
之所以說起這個,也是柳學林他們恰好在研發自己的脫谷室。
蘇杭在其實距離河元西北不遠的漢成機械工廠裡待了一個多小時,離開後,又就近去了趟江東電子工廠。
臨近中午,才來到湖西路這邊。
幫著女子們打理了一會兒園圃,看瘋女子回來,也就打發大家準備午餐,自己先來到樓上。
洪綾一點也不掩飾地獻寶自己剛得到的崇禎本,還說回來時已經看過,蘇杭感受著周圍姑娘或多或少的古怪表情,只能假裝不理會。
看白晶晶她們把之前帶來的兩個手提箱送上樓,頓時也來了興致,或者說,轉移注意力。
開啟箱子,開始挑選章料。
這是昨晚吩咐過的,讓姑娘們今天挑一些好的章料,打磨一下送過來。
打算刻一批套章。
類似之前《黃帝內經》裡的‘藏’字決系列,開始只刻了一個‘腎藏志’,後來把五‘藏’都刻了滿了。
這次也類似。
主要是昨晚翻書,看到了一個‘君子九雅’的說法,主要是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這九個。
簡直擊中靈魂。
蘇杭一看就覺得,雖然時代已經改變,但,這就是自己追求的生活啊。
當然要刻下來。
樓上客廳內。
蘇杭在兩箱子章料裡挑挑揀揀了一會兒,先選了九枚顏色樣式大小都一致的青田石,不過,又想了想,九枚印章,不同的九件事,一模一樣反而不美,於是,斟酌之後,根據九件事本身的意境開始重新挑選。
即使辛雯、姚嵐和白晶晶等人很主動地跑去做午飯,還是有一群姑娘跟著來到樓上,圍在蘇杭身邊,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蘇杭一邊挑選,一邊說話,還有些慶幸,陶暖瓷幾個今天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