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週末之後,公曆時間接近3月下旬,農曆也要來到二月,天氣越來越暖。
關鍵是……
鍾長林已經開始催4月份的《大風》書稿。
說起來,上半個月,《商海》的第三期,主要依靠蘇杭之前積累的名氣推動銷量,鍾長林在月前就確定要印製500萬冊,然而,銷售情況還是超出了想象。
這也算是12億人在這個年代對財富的整體渴望,比1982年《少林寺》熱播引發的某本雜誌960萬本的單期銷售記錄還要更加強力。
到了下半個月,本來熱度稍微下降,又來了一個江東VCD的熱銷。
兩天時間,3000萬銷售額。
這是妥妥的一個‘風口’啊!
說到‘風口’,你買了3月刊的《商海》嗎?
沒有?
那還聊什麼?
於是,上旬的500萬本售罄之後,博藝從中旬開始,再次刊印500萬冊,本來以為足夠撐到下旬,到時候,也就可以宣佈《商海》當月銷量正式突破1000萬。
計劃還是趕不上變化。
隨著VCD的熱銷,公眾再次注意到了《商海》雜誌,又來了一波購買高峰。
當各地書上再次傳來追訂《商海》的訊息時,別說蘇杭,博藝那邊都開始感覺有些不真實。
咱這才建立幾年的雜誌啊,當月就這麼破1000萬銷量了?
然而,無論相不相信,試試卻就是如此。
考慮過後,鍾長林決定,無論最後賣不賣的掉,為了創造一個記錄,拍板再印500萬冊。
因為……
別說水漲船高……簡直高到不行的後續廣告報價,只是雜誌銷售本身,帶來的利潤也足夠買一個單月1500萬本的名聲。
拍板之後,博藝也當即公開宣佈了訊息,同時還聲稱,打算申請一下吉尼斯世界記錄,畢竟1500萬本的單期銷量,別說當年《大眾電影》的960萬本記錄,就是放眼全世界,也獨一無二。
與此同時,《商海》3月刊的熱銷和江東VCD的開門紅,還帶來了另外一下連鎖反應。
首先是大洋彼岸的斯高柏,本就持續了一段時間的上漲之後,隨著江東VCD上市大賣的訊息傳到北美,股價再次上揚。
只是當地時間3月18日的新一週第一個交易日,斯高柏股價就上漲了12.9%。
因為市場徹底看到了VCD在中國的巨大銷售潛力。
3月18日的同一天,北美多家金融機構和媒體都給出了VCD的市場評估,考慮到中國這邊只是中原一省就一個週末賣出1萬臺的潛力,業界普遍認為,1996年度,VCD在中國的市場規模將將達到100萬到200萬臺之間。
最遲明年,就能直接超過200萬臺左右的傳統錄影機市場,甚至,考慮VCD本身和內容碟片的成本優勢,更長遠一些,潛力簡直不可限量。
雖然同樣也有人提起了DVD這個‘攔路虎’,但卻絲毫無法阻止市場對斯高柏股票的追捧。
斯高柏股價的上漲,加上中國這邊一本名叫《商海》的雜誌因為某個神奇少年的最新,竟然賣出了恐怖的單月1000萬冊以上,一直在拉鋸的雅虎那邊,終於鬆口。
經過雅虎董事會的商討,各家股東,一共將拿出50萬股股票,賣給背後是某個神奇少年的水星資本,而且,每股作價10美元,完全是陶暖玉最初的報價,並沒有過多抬升。
不過,雅虎方面也提出了條件。
其實也不算條件。
因為是陶暖玉這邊主動提出的建議。
主要是,某個亞洲少年作家的,《大風》,譯製後在北美髮表的同時,預計下個月,雅虎IPO的當天,還要求少年作家親自趕往北美,為雅虎站臺。
明面的條件背後,雅虎的邏輯也很清晰。
中國那邊,少年作家一個‘風口’理論,已經在VCD這款電器上得到驗證。不僅一家名叫江東電子的企業迅速得到發展,並且帶動了斯高柏,甚至,還讓一本才建立幾年的雜誌,實現了當月突破1000萬本的銷量。
那麼,這一理論,同樣也可以拉來北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