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鬧鈴聲中,依舊五點鐘醒來。深秋日短,窗外還是一片黢黑。
蘇杭一時沒有起身,只是按開燈,打量小小的房間。
確實有些擠。
窗下的大桌上多了一個置物架,多了一個地球儀,多了一套筆墨文房,加上原有的書籍、白酒等物事,滿滿一排。
東邊靠牆的書架也是滿當。
其他佔滿了本來不多空位的擺件不說,最上面甚至還有一個一尺多高的變形金剛,居高臨下的樣子,都不怕摔下來。
書架旁是一個畫架。
畫架往裡,一直到床頭角落,多了一個簡易的橫杆衣架,上面都是衣服。
還有,哪怕床上,蘇杭身旁都還有一隻毛絨熊貓。
都是某個妮子的傑作。
蘇杭知道,這還只是能放進來的,隔壁屋裡還有一堆,另外,也包括最近收到的幾大包信件,還有自己從外面捎回的那把入門吉他。
本來想掛牆上,沒了空位,只能放隔壁。
想到昨晚……
雖然擠了些,蘇杭還是不怎麼想要搬走。
曾經半生漂泊,這一次,好不容易回來,蘇杭變得既戀家又戀舊,而且,還有周圍熟悉的鄰里。
蘇家這段時間變化這麼大,還能這麼平靜地住在這邊小巷裡,已經足以說明,周圍人都是不錯。
換做其他地方,不知道要出多少么蛾子。
不過,父母顯然都希望換個好點的居處。
蘇杭也能理解。
對於蘇杭,這處小院,更多是‘不識愁滋味’時代的各種回憶,對於父母,從很早以前為了得到這處小家耗盡積蓄開始,其實就沒那麼美好。
因此,也不是不念舊,只是沒什麼依戀。
更多也還是為了自己。
昨晚之後也說起,只是蘇杭收到的那些書信,父母就覺得,應該弄一個房間好好存放起來,而不是和糧食雜物一起堆在東屋。
嘖。
想不到自己也有為了書信買房的一天。或許,也該寫一寫童話,進軍兒童市場。
總之……
那就,換吧。
反正還是在河元,小城也終究不大。
打定主意,不再糾結,蘇杭也便起身,洗漱一番,坐到窗下,開始練習英語口語。
天色在讀書聲裡逐漸亮起。
今天有霧,淡淡的,沁著深秋寒意透進屋內,蘇杭穿得很厚,也就沒有關窗,感受片刻,想到一句詞。
天涼好個秋。
院子裡,母親已經在做早飯,還有和父親的說話聲。
蘇杭看了看時間,已經六點十分,讀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英語,想想沒再繼續,挪開面前一摞書籍,找到最下面的一本。
這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
新書。
甘欣買來,卻是為了做標本。
曾經也讀過,蘇杭對斯嘉麗沒有多少感覺,倒是記起白瑞德關於動盪才能帶來財富的論調,一邊翻開,很快找到了第一份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