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不為人知’,重生這種事,還是不要告訴你們了。
再接著,文章的最後,顯然是為了吸引眼球,詳細列舉了蘇杭8月份發表文章的一系列報紙雜誌和相應的小說名稱。
長長的一串,如同某種徽章,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當然還有配圖。
這是一張照片,照片上,顯然是《林清和許白》手稿的區域性拍攝,配備文字也很有意思:你相信這是參商的手寫文字嗎?
不得不說,心機滿滿。
因為乍一看圖片,讀者很難相信有人能手寫出那麼漂亮的字型,因此,如果文字是肯定式,絕對會引來懷疑。
現在,人家用反問。
你信不信?
於是就給人一種潛在的心理暗示:這就是參商手寫的,就算你看了不信,事實也是如此。
總之,作為一個局內人,蘇杭看完了這篇報道,很精準地抓住了文章要推介的兩個重點:‘參商’,‘青旭’。
其他都是陪襯。
至於蘇杭之前接受的採訪,稍微想想,前世短暫混跡影視城,倒是聽過一些明星抱怨接受採訪遭遇類似情況,明明說了很多,但人家報道出來,內容也都是你說的,可具體表述,卻完全不是想像中該有的樣子。
甚至透過話術顛倒黑白的都有。
全是套路!
這麼想著,蘇杭還注意到,文章最後的署名,並不是劉域,而是那位實習記者,季靈靈。
於是更加了然。
想來某人也是要臉。
既然想寫的東西寫不出來,只能是這種抓人眼球的變相廣告軟文,那就不署名了。
就是不知道劉域還會不會如前幾天說的趕來河元。
梳理完這些,終於放下報紙。
蘇杭見周圍幾人都瞬間看向自己,直接做舉手投降裝:“各位師長,不用審,我招了。不過,能幫我保密嗎,我還想安安靜靜地在學校學習?”
大家都笑起來。
俞仲懷放下手中一本《經年》,先開了口:“你這些文章都不錯,特別是這篇《花季如此這般》,該是讓大家讀一讀,學習學習。”
蘇杭道:“隨便讀啊,別說是我寫的就行。”
孟文康拿回蘇杭放在桌邊的報紙,彈了彈:“河元市的高中生,年級第一,還會書法,除了你,還有誰,你不會以為大家猜不到吧?”
語氣雖是調侃,孟文康心裡,卻只有驕傲。
咱老孟幸運啊。
竟然能碰到這麼一個寶貝學生。
蘇杭道:“孟老師,我的意思是,猜到了就猜到,心知肚明就行,猜不到的話,也沒必要大肆宣揚。”
“行,就按你說的,”開口的是俞仲懷,卻是又問:“蘇杭,報紙上這篇文章,我覺得,只是個開始吧?”
“校長英明。”
俞仲懷笑著瞪了某人一眼:“年紀輕輕不學好,拍什麼馬屁?”
蘇杭假裝沒聽到,接著道:“其實,不只是這9篇,我前段時間與《青旭》背後的博藝出版社簽了合約,打算把暑假期間寫的小說結集出版,眼下……只是一次預熱宣傳。”
俞仲懷不由坐直了身體:“呵,你小子,都要出書了啊?”
顯然,俞仲懷同樣覺得,出書可比只是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文章要難得許多,也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