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搖搖頭:“太窄了,要知道兩三千噸的大船,稍微不注意,就會撞到河堤,朕計劃這條運河,至少要挖三百米,水深至少十米!”
“這,沒有必要吧!”
“其實很有必要!”
全旭望著孫傳庭道:“你知道咱們國內已經計劃修建五千噸級的大船了,這種鐵甲船採取內外兩層包鐵,中間加上木板,全長四十六丈,寬約二十二丈,吃水需要兩丈九尺!”
“這麼大的船?”
“蒸汽機驅動,蒸汽現在也是越做越大!”
全旭苦笑道:“你是不知道,那些工匠有多瘋狂!”
全旭提高專利待遇,於是大明的科技發展逞現了井噴式發展,後世有多少鋼鐵合金種類和專利,全旭沒有專門去查過。但是現在僅僅大明朝廷頒發的合金專利證書就有三千多個,機械製造方面的專利,每年都是以萬為單位的頒發。
全旭有時侯難以想象,大明雖然沒有成功研製出來汽車,卻有人成功研製了蒸汽機汽車,而且是四輪驅動,可以達到時速在四十公里左右。
這輛蒸汽車汽車彷彿像後世的輕卡,可以拖拽著一輛四輪掛車,已經完成了從北京到天津的實驗,引得無數人圍觀。
不僅朝廷的官營造船廠開始研發鐵甲艦,私人造船廠也開始了研製工作,另外就是大量的機械,柴油機的功率也是越做越高,未來,移植到四輪車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全旭當初從濰柴動力購買的大型車船型的柴油機,也被大卸八塊,唯一的落後就是電力技術還是空白。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大明蒸汽機技術水平,快要發展到了蒸汽機時代的天花板,蒸汽機球磨機,蒸汽式壓路機、蒸汽式盾構機,蒸汽式起重機,蒸汽機抽水機,蒸汽式車床、钂床,鑄造機……
很多裝置連全旭都沒有見過,一樣發明了出來,對於某天發明飛機,全旭都不會奇怪。
所以說,開挖一條僅僅可以通行小型運河船的運河,對於全旭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技術難度也太大了!”
全旭笑道:“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你只管提要求,剩下的交給工匠們去動腦勁!”
全旭也在蘇州參加了幾次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會議,在會議上,他只是當作一個旁聽者,任由工匠們發揮。
負責運河工程的總負責人徐希賢,他提出了一個施工方案。
簡單來說,這個施工方案就是劃格子。
把整個河分成若干個格子,每一組技術人員,率領麾下的工匠,在負責格子區域內施工,同時把運河挖出來的泥土,直接夯實在河堤上。
十二月的下旬,已經進入了年關。
無論是在哪裡,大明百姓都會準備過自己的節日,讓北非大明百姓最無奈的是這裡的冬天不會下雪。
唯一的好處就是這裡比大明更熱,大掃除,置備年貸,整個北非的節日氣憤相當濃厚,經過十月份的那場戰鬥,北非多了四萬七千名自由百姓。
他們不再是勞改犯,分配到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可以安心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了。
街道上的物資非常充沛,特別是這裡的草莓、芒果、葡萄、香蕉、柑橘、椰棗非常多,而且有著明顯的不同。特別是還有不少特產水果,比如番荔枝、仙人掌果。
全旭就特意嚐了一下,酸酸甜甜,非常爽口。
關鍵是,這些百姓臉上都浮現幸福的笑容。
三娘找了一些沙蔥,切著牛肉,非常剁沙蔥牛肉餡,全旭搖搖頭:“沒有大肉餡的餃子沒有靈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