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九章稜堡
黃帝紀年4635年,鼎新三年十月十五,也就是比全旭計劃晚了六個月,大明遠征印度的遠征軍終於出現在孟加拉灣的外海上。
雖然這一次遠征,可以說是大明曆次大規模行動之中最艱難的一次,因為風暴,損失了不少兵員、物資,但整體實力還在。不僅如此,他們還順手拿下了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錫蘭島賈夫納半島,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對於大明佔據了賈夫納半島,葡萄牙和荷蘭人先後送來了賀儀,祝賀大明多了一塊領土。在大航海時代,各國對於領土都非常重視,大不列顛說他們領土雖然大,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事實上,荷蘭是如此,葡萄牙人也是如此,就連大肆出賣土地的西班牙人也是這樣說,當然,大明也是這樣的。
賈夫納半島實際面積並不大,當然大明佔領的賈夫納可是包含了阿姆拉德普勒北部的平原地帶,實際控制區域差不多相當於五千六百餘平方公里。
對於這個情況,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一樣,都沒有任何辦法。整個斯里蘭卡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加在一起,沒有大明的十分之一多。
最為關鍵的是,大明可不是那些土著,他們使用著比荷蘭人更為精良的武器,訓練更為有素,事實上荷蘭的殖民政府軍,只是一群土著僕從軍,就連朱氏大明時期的明軍都打不過,更別提現在的大明軍隊了。
接照習慣性的稱謂,這裡成了大明的錫蘭,原賈夫納城則成子錫蘭城,趙雲峰甚至找到了大明永樂時期鄭和下西洋留下的石碑文,用來證明,自古以來,錫蘭就是大明的領土。
大明在這次遠征中,損失了不少船隻和人手,當然物資對於大明來說那是無所謂的,大明不差這點物資。可是報復行動,還是隨即展開了……
此時的印度莫臥兒王朝已是江河日下,國力漸衰,荷蘭、葡萄牙、英國等國紛至沓來,在印度沿海地區建立殖民據點,甚至為爭奪殖民據點大打出手,莫臥兒王朝對此也毫無辦法。
不過印度應該覺得幸運,現在英國海軍本質上只是一群商人,一群海盜,在亞洲這邊並不強大,而荷蘭和葡萄牙也沒有成為一個大國的雄心壯志,能佔據一些重要港口建立殖民據點他們就很滿足了。
征服整個印度?呵呵,就他們那點人口真把印度給佔了,還不知道誰征服誰!
有雄心壯志的沒實力,有實力的沒雄心壯志,所以印度現在還能愉快的種田、拜神、曬屌、玩妹子,心情好了就手舞足蹈邊唱邊跳來一首我在東北玩泥巴,日子過得很歡樂,完全沒有注意到來自海上的威脅正在逐步加深,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將迎來滅頂之災。
誰也不知道這支黑色軍團到底是從何處來,他們駕駛著數以百計的戰艦,如同被風暴驅動的烏雲般從錫蘭島出發,漫過大海,出現在孟加拉灣,然後不分青紅皂白地對盤據在此地的荷蘭、葡萄牙、英國等國的商船、戰艦展開猛烈攻擊。
這也是大航海時代的特色,在海外領地打得如同火山噴發,歐洲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就像法國,在南美洲與大明幾乎無月不戰,可是他們該做生意,依舊做生意,大明的商船,在法國境內也不會受到苛待,甚至還會受到法國軍隊的保護。
現在大明盯上了印度,那就各憑本事吧。
大明皇家海軍一百三十毫米二十八倍徑的艦炮,噴吐出雷霆萬鈞的炮彈,堅固的戰艦在它們面前不堪一擊,稜堡在它們面前跟紙糊的沒有任何區別。
大團大團火光從各個港口沖天而起,短短數日,歐洲人在孟加拉灣的戰艦和武裝商船便被悉數送進了海底,最慘的是,歐洲人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是誰在揍他們!
事實上就是這麼殘酷,大明皇家海軍要麼不出手,一旦出手,那就往死裡揍,也不是不留俘虜,抓到的俘虜,既不會讓他們過來贖人,也不會放掉。
而是把俘虜的歐羅巴士兵當成奴隸賣給臥莫爾帝國的各土王,至於賣過去之後,這些印度土王是拿來做牛做馬,還是拿來配種,就是那些土王的事了,大明可管不著。
“歐羅巴牌”奴隸在印度深受各土王的歡迎,土王們爭相購買,甚至一名白人奴隸可以賣到十兩金沙,就算是這樣,還是供不應求,土王們也相互攀比,甭管怎麼樣,總得買幾個回去才行。
歐羅巴人在臥莫爾帝國的沿海地區強佔土地、屠滅部族這類事情可沒少幹,跟各土王之間爆發衝突那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歐羅巴人實力強大的時候那些土王當然只能咬牙切齒,但現在他們被打敗了,成了俘虜,土王們自然是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把這些傢伙弄回去做人祭,以告慰慘死在歐羅巴人手裡的族人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