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強調了獲取資訊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凡是出類拔萃的經商者都重視資訊。有的人說,一個優秀的資訊員勝過十個推銷員。
在甄氏商團中,甄龍聽從梅夡的建議,設立了資訊獎勵制度,激勵師爺、掌櫃、夥計、學徒收集資訊。
正因為如此,許多商業資訊,正源源不斷地從四面八方中彙集而來。
某日,魯道、甄昌二人提供資訊,說蓉州有一位客商,急購四百石大豆,利市三倍,這生意可做。
巴堒說:“虞瑁有大豆出售。”
甄龍聽說了此事,則屏退其他人,只與巴堒與梅夡秘密商議。
甄龍問:“虞瑁與我,是死對頭,若聽說,要購他大豆,肯定要價高,如何是好?”
梅夡說:“我打聽到虞瑁那邊,負責大豆銷售是黃東。可叫張嵎正面與其接觸。因為張嵎剛加入,黃東可能不認得。在張嵎與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叫陌生人干擾黃東出價,故意製造混亂,進而從中再次壓價。”
甄龍甚喜,從之。
且說虞氏倉庫中,大豆堆積如山,黃東負責銷售。由於銷路不暢快,所以銷售差強人意,黃東干得很吃力。
眼看規定期限將至,銷售額還差一半,黃東甚是著急。
黃東到處挖關係、尋單子,想擴大銷售渠道。就在黃東四處尋銷路之時,一個客戶出現了,他叫張嵎。
張嵎問:“我買四百石大豆,急用,你有那麼多嗎?”
黃東爽快地說:“有,有。”他好不容易遇見一位大買主,自然不敢怠慢,熱情招待張嵎。與張嵎交談數次後,讓其看了樣品,張嵎比較滿意。
見時機成熟,黃東約張嵎談實質性問題——價格。
在龍江邊,一個乾淨茶樓,黃東邀請張嵎喝茶。這個茶樓,叫“玉春茶坊”,一年四季,賣各種名貴茶品及不同飲料。
冬天,出售七寶擂茶、饊子和蔥綠茶,或者賣鹽豆鼓湯;夏天,出售冰鎮的梅花酒,或者健脾飲料、角暑的湯茶之類。
來此茶樓,對不同人群,安排不同房間。或供富人家子弟及各官衙供事官吏等人聚會,或各行業的僱工、賣藝者與僱主洽談僱傭條件;或文人士大夫們約朋會友相聚,不一而足。
茶樓裡角落佈滿四季鮮花,牆上掛有名人字畫,店堂門面裝飾甚是考究。飲茶過程中,有樂器演奏、歌吟唱曲、觀聽說唱之類。
雙方見面,互相寒暄幾句,開始談正題。
黃東說:“張掌櫃,您購買的,量大,放心,價格自然要優惠一些。”
張嵎問:“以何價賣給我?”
黃東說:“每石零售價,一百零五兩銀子;您買的多,就拿一百兩吧,您看呢?”黃東說時,不敢看張嵎的眼睛,擔心拒絕。
張嵎一臉驚訝,隨後問:“有沒有商量的餘地?”
黃東答:“這個價格,已經是市場價,可以到處打聽,我並沒要高價。”
張嵎說:“那太高了!”沒等黃東回過神來,張嵎說罷,離席而去,把黃東晾在那兒。
以後幾天,黃東再約,張嵎避而不見。
黃東叫旅館的夥計捎話給張嵎,說價格可以商議。可是張嵎仍然推辭,弄得黃東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正在黃東一籌莫展之時,一位桐州商人來見。黃東問貴姓?
來人說:“我叫駱實,在桐州賣大豆。這次來,是打聽一下,有一個叫張嵎的商人,是否來談過大豆購買事宜?”
黃東答:“是的。”
駱實問:“請問出價多少?”
黃東如實回答。因為大行大市,沒有啥好隱瞞的。隨後問:“張嵎是不是也到您那兒詢問了的?”
駱實故弄玄虛,笑而不答,便客氣地告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