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龍村,人稠地稀,土地貧瘠。
該村有三百餘戶村民,算是一個大村莊。位於鑫城山脈的山凹裡,是踵州偏遠山區,也是周賢出生之地。
周賢到了錦龍村,無地無房。面對故土,既熟悉,又陌生。失去原有家產,錢財並不富裕。甚至連最值錢的牛車,從雲州至踵州,經過長途跋涉,老黃牛拖不起,終因勞累過度而亡,車輛已報廢。
說是白手起家,並不為過。
怎麼辦?一切只有從頭做起。
首先是居住問題。
周賢是一個孤兒,父母早已離世。
幾十年前,周賢離家時,僅存一間房屋。因長年無人住,坍塌不堪,已成廢墟。
好在親戚朋友,聞訊趕來。見周賢可憐,眾人齊心協力相幫。湊檁子,捐木樑,拿瓦片,取石頭。東拼西湊,把建房的材料湊齊。
然後,周賢與魯貴,自己動手,修房造屋。建了三間:一間堂屋,兩間廂房。還搭有拖水與偏房,分別用於灶屋、牲畜圈舍。
其次是掙錢問題。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賢看見,錦龍村盛產水竹,於是靈機一動,想出以水竹掙錢辦法。
以竹子為原材料,周賢學編竹蓆、竹筐、竹籃等竹器。等編織手藝練熟,便把竹器拿到場鎮上去販賣。
然後,又教會家眷、僕人,都來編織。
沒想到,竹器挺好賣的,總是賣得起價。
人多力量大,編來販去,慢慢才有了一點積蓄。周賢勤掙家業,買了三畝薄地、一輛馬車、一匹馬、一頭黃牛。
故事敘述至此,有的看官,也許問:“怎麼沒有介紹周賢家人呢?”
列位看官,請先莫急,喝一口茶,且聽慢慢道來。
原來,周賢先後娶了兩妻,生有兩個兒子。
在雲州時,周賢娶了前妻,生下長子,取名叫周江。等周江長大成人,又給周江娶了妻子,名叫王蘭。
回到踵州,前妻因病,早年去世。
之後不久,娶了後妻,又生次子。
次子快要出生的這天。周賢獨自屋外坐著,不覺雙目睏倦,躺椅而眠。
朦朧之際,只見半空中,落下一個怪物,像人又不似人,紅紅的,矮矮的,唯獨面是青色的,咂巴著嘴,跳著奔向前。
周賢大叫一聲,醒來時,卻是南柯一夢境,心中蹦蹦亂跳不止。
正自出神,忽然,接生婆出來,說:“恭喜,夫人生了男孩!”
周賢聞聽,倒抽了一口涼氣,驚疑不止。
進屋時,夫人有氣無力地問:“取啥名字?”
周賢看也不看嬰兒一眼,說:“既然哥哥叫周江,弟弟就叫周海。因為江與海剛好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