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之前張輔也想過遷都西安。
如此以關中之地理,巴蜀之富庶,足可保證大明不至於速滅也。
而且一旦西安為都,關東地區也不可能全部淪陷,到時候大明又會有向心力,無論華漢國和叛軍,一時半會也不會威脅到大明新都。
則大明得以延續,再好生學習華漢國之科學技術,未來也未可知也。
只不過關中地區也非完全之地。
首先便是人口問題,一旦大明國都西遷,必然會有大量百姓西遷進入關中,加上如今陝西一地本就有三四百萬人,關中地區短時間內人口必然大增,但是關中之地早在唐宋之後,就已土地荒蕪,耕地減少,不適合再供養大量人口。
同時關中一地道路崎嶇,各種物資,資源又得從外運入,要是道路被切斷,關中一地,還是隻有等死的份。
最後那華漢國已經控制大漠的當下,其完全有可能從大漠由河套,甘肅進入關中,如此關中就會四面受敵,三路壓境,那豈能安守乎。
更別說那劉建怎會巡視中原地區還有大明殘餘。
別說劉建,就算換成張輔,換成朱祁鎮,換成任何一人也沒法接受。
故而大明在中原,中土是沒有任何生存之機的。
只是多活幾年而已。
而且就目前的情況,就算華漢國不動手,大明也已經回天乏術,亡國不可避免。
想想就豪紳,豪族群起而攻,各地叛軍勢力越來越大。
就這也能讓大明毫無機會。
“陛下,與其魚死網破,不如留下希望更好啊”
張輔拜道。
“可就算逃到天邊,那劉建和華漢國能放過我大明嗎,逃亡外地,不還是多活幾年而已,又有何意義可言呢,更別說朕之前也說過,又有多少人願意跟隨大明背離祖宗之地,流亡外海”
朱祁鎮嘆道。
“這一點,陛下到不必擔心臣麾下尚有數千親族,家甲,這些人加上其族人,怎麼也有上萬,另在軍中臣也頗有威信,其他不說,那蔣貴,王驥,將信,石亨等必然會賣臣面子,另外還有朱謙,朱冕臣都能說服,要在算上成國公朱儀,魏國公徐俌,定國公徐顯宗等等勳貴,其必然不會舍我大明而去,這些勳貴,將領,勳臣,侯伯之臣,算上其親族,家甲,親兵,怎麼也能有近十萬人吧,更別說陛下要是決定,天下必然有心向我大明的豪族,士子,百姓跟隨,臣估計,所有人加一起,沒有百萬,也得有個幾十萬,這麼多的人,足夠陛下有一番作為了,至於地域,臣覺得陛下可率大明向西,去河中,河西,泰西之地,臣聽說這些地方廣袤無垠,當年成吉思汗就是由此向西,一路打到了泰西地區的多瑙河沿岸,陛下也可效法也”
張輔說道。
“可那劉建一路追擊,又當如何”
朱祁鎮問道。
“臣會寫下一封密信,送去那華漢國,讓其交給清兒,清兒看到信後,必會將其交給那劉建,以臣對那劉建的瞭解,那劉建雖然頗有野心,然與過往的野心家不同,那劉建所想是以華夏掌握天下,以華夏為世界之中心,讓華夏成為全天下萬國所敬仰,推崇的神之國度,讓華夏文明,文化,思想遠揚,這才是那劉建真正的追求,要說其有多少會滅亡我大明的意願,具體臣也說不好,只要我大明退出中原,臣估計那劉建絕不會繼續追擊,畢竟將中原建設成如今東北,南洋一般,必然是耗費許久之事,何況那劉建心中還有眾多理想,眾多追求,相比而言我大明就不值一提了,故而只要我們不爭,那劉建也絕不會趕盡殺絕,不僅不會,那劉建反而還會全力支援我大明西進”
張輔又說道。
而朱祁鎮一聽,心中只覺得莫名其妙。
“那劉建還會全力支援我大明西征,那劉建難道不怕我們反手趁其立足未穩,進攻中原否”
朱祁鎮疑惑的說道。
“陛下,臣所考慮的是大明的存續,而且若是我大明前往河中,河西,泰西等地,則與中原徹底無緣,那劉建自不會趕盡殺絕,則我大明得存也,留在中原,只是多存活數年,選擇離開,則可能再建大明百年,千年,如何不妥乎”
張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