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有失吧,那楊寧也非善茬,雖然我咬死不放舟山三地,不過大明那邊應該不會放棄,我想不久後恐怕還會有重臣前來吧”
劉建看了看商輅笑道。
“哦,建德兄如此肯定?”
眾人一聽大驚,彭時則上前拜道。
“當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何況於情於理,舟山三地的確屬於我們強佔,我們理虧,而且如今大明正集中力量,對付思賊,北方蒙古也成黑雲壓城之勢,故而如今那大明也不會與我為敵,繼續派重臣前來交涉,便是唯一選擇了”
劉建又說道。
“可我聽說,大明皇帝也才十三四歲,但其確英武非凡,年輕氣盛,怕是其不會就此罷手吧”
劉觀上前拜道。
“其未成年,雖已娶錢氏,然尚未親政,朝政任由太皇太后臨朝,內閣三楊,張輔,胡濙五位輔政大臣掌握,這幾人老成持重,斷不會胡來,想必一月底,二月初,便會有使臣前來”
劉建又笑道。
“建德兄如此肯定?”
羅瑛拜道。
“是的”
劉建點頭說道。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建德兄未入朝堂,也未在京師深根,但為何確對朝中之事如此瞭解,就算有獵守隊,也不見得會做出如此精準的判斷吧”
李鬱拜道。
“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雖然我未入朝堂,但我可以從一些道聽途說以及大明邸報中瞭解一些大明時政,之後只需要根據這些明面的訊息,配合獵守隊打探的訊息一起分析即可,就如這朝堂之中,雖然派系複雜,但實際上並非毫無頭緒,官員之中,南方系,北方系,浙江系,江西系,湖廣系等朋黨林立,勳貴之中,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定國公徐顯祖,哪怕會昌伯孫忠等也各據勢力,更別說宮中掌握了錦衣衛和東廠的大太監王振,這些雖然表面上團結一致,一片和諧,但背地裡可沒少給對方使絆子,就如這次王振以我的名義借題發揮,不是最後也被其他人利用來剷除異己,打擊朋黨嗎,如今大明朝堂其實只缺一顆能夠激起千層浪花的石子而已,加上蒙古,思任發這一南一北的叛亂,威脅,作為內閣的三楊會選擇以和談的方式來應對我的判斷,就不難做出了”
劉建笑道。
眾人一聽,紛紛驚訝著劉建準確的判斷力。
可只有劉建知道,自己為何如此言語,總不能告訴他們,我是從史書上看的吧。
“建德兄所言,的確令人驚歎,可不知建德兄打算如何與大明相處,那舟山三地就真不能放?”
彭時與眾人對視一眼,說道。
“不是我不想放,是我需要一個和大明商貿交流的平臺,而舟山三地是絕好之地,實際上我在考慮對大明徹底開放江口,青浦以及舟山南北二城作為貿易之地,豈不妙哉”
劉建笑道。
“如此舟山的玻璃窗,玻璃溫室,水泥路,水泥磚房,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等等豈不是都被大明知曉了嗎,難道建德兄想把這些也當成商品,賣給大明嗎”
商輅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