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港施婉柔拜見永興商行長公子”
“拜見長公子”
施婉柔與眾人向劉建拜道。
“不必多禮,都快起來吧”
劉建揮了揮手,眾人站直身軀。
劉建則打量了一番眾人,最終將目光投向已四十多歲的施婉柔身上。
這就是那傳說中的施二姐。
雖然就長相,身材,樣貌不算出眾,然而氣質可一點不差。
想想其主政舊港也一二十年了吧,舊港如今也算是南洋一地的商貿大港,而且也算是南洋中漢人最多的地方。
說起舊港的來歷,就不得不說一個曾經的海盜頭子陳祖義。
陳祖義是廣東人,因犯事最後舉族南遷至南洋,並逐漸在南洋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海盜頭子。
後來鄭和下西洋,在本地海商施進卿的幫助下,最後消滅了陳祖義。
而施進卿最終也被朱棣封為舊港宣慰史,成為舊港一地的漢人領袖,統領。
按理說和許柴佬一樣,劉建應該對施進卿包括舊港的漢人非常同情,非常認同,也願意接受他們。
可問題就在於與許柴佬和呂宋那邊的漢人不同,舊港的漢人大多都信奉天方教,而且施進卿對呂宋的統治也有別於許柴佬,舊港的統治方式和南洋普遍存在的土司,土部差不多。
而無論是天方教,還是土司制,都是劉建無論如何也不可接受的。
所以與接受呂宋漢人歸附不同,舊港漢人劉建雖然有心接受其歸附,但必須得改改規矩才行。
“公子大名,南洋諸地早有傳揚,不過南洋諸國均為大明藩屬,公子此舉難道不怕大明興師問罪?”
施婉柔拜道。
劉建一聽,暗笑一聲,這一來就來王炸啊,還真是一點也不留情面啊。
或許施婉柔也聽過一些永興商行的規矩吧,土司制和天方教,這是劉建必須要清除乾淨的,沒有商量的餘地。
只要這個前提不破,其他皆可談。
“大明如何,我無權干涉,但我要如何做,也不是施二姐能決定的吧”
劉建笑道。
施婉柔一聽,皺了皺眉,與左右相視一眼。
看來這劉建也不是易於之輩啊。
在來之前,施婉柔已與眾人商議過了,作為漢人,同時如今又是如日中天的永興商行,歸附自然並無不可。
至於大明,大明推行海禁十多年了,如果不是半路殺出個永興商行,以舊港目前的實力,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周圍強敵給吞併。
別說滿刺加,亞齊,就算是滿者伯夷,目前舊港也比不了。
所以既然永興商行要鯨吞整個南洋,作為漢人聚集地的舊港,自然沒有理由與永興商行爭鬥,何況自己也沒有實力阻止啊。
既然同樣會被人兼併,被同是漢人的永興商行兼併要好得多得多。
至少血緣,認同上,要強許多吧,以後還能繼續以漢人自居,也免於必須要想辦法融入南洋中去。
只是永興商行的兩個政策就有些接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