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是好好的嗎”
張輔一聽大驚。
“奴才也不知,老爺大朝之時,公子忽然嘔吐不止,閤府上下一時手足無措,夫人便讓奴才前來向英國公稟報”
家僕拜道。
“文弼還是早日回去看看吧,你我改日再聊”
楊寓向張輔一拜。
“如此,告辭了”
張輔也回拜,便與家僕急急忙忙的趕回了家中。
一路回到家中,張輔也顧不上許多,直接前往後院張忠的住處。
而這時,後院內早已堆滿了人,李珊,張婉清,張傑,周馨等人都在院內等候,太醫正在房中為張忠診治。
眾人見張輔返回,紛紛起身。
“怎麼回事”
看了看眾人百態的神色,張輔向李珊問道。
“老爺,今早忠兒起來,便開始嘔吐不止,原因還不清楚,太醫院傷寒科的當御醫正在裡面為忠兒診治”
李珊拜道,張輔聽後,默默的點了點頭。
在明朝太醫院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
兩京均有太醫院,下設院使,院判,御醫,吏目等官,主要負責是給皇帝和貴族診病。
但明代的太醫院還不止如此。
首先在明朝,太醫院開始分科,按醫術和病理共分為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祝等十三科,每科各設醫官,醫士,醫生各一人,並下設生藥庫。
不僅如此,在各府州縣內還有專門的惠民藥局,邊關衛所也有醫官,醫士和醫生,專門為百姓和軍隊診治。
可以說如今明朝的太醫院已經有了後世國營綜合醫院的雛形。
更神奇的是,在太醫院內還可專門培養醫學生,先將地方上有一定基礎的郎中或者醫館招入太醫院,由太醫院培訓後,再上崗。
如此使得如今的太醫院又成為了明庭的綜合醫學院。
可以說如今的大明太醫院是一個集教育,培訓,醫治,惠民的綜合性醫療場所。
只不過如今的太醫院已逐漸變質,地方惠民藥局已形同虛設,而要想進太醫院,也不是醫術高明的人才能進的,想進,那得交錢。
所以如今的太醫院早就由一群尸位素餐,行屍走肉佔據,雖然也有一部分人有一定的醫學能力,醫術也高明,但這些人要麼只是少數,要麼被他人排擠,能存活下來的反而是鳳毛麟角。
反而在地方很多走方郎中,醫官,藥鋪醫生水平都比太醫院內的御醫,醫官高明。
而這些人早就被劉建給盯上,劉建命獵守隊在各地注意各種人才,其中就包括這些醫術高明的郎中,醫官,把他們都弄去南洋,不僅可以給百姓診治,還可以以此在結合劉建一部分後世知識,發展,改進現代醫學。
畢竟和後來哪怕到了十七世紀,十八世紀,還在放血,灌腸,催吐,遇事只能向上帝祈禱的歐洲醫學相比,如今的華夏醫學在他們那些泰西蠻夷看來,簡直就是仙術,神術。
簡直太神奇了。
不久方御醫從內走出,張輔立刻上去詢問。
“我兒如何了”
張輔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