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諾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默默問道:“有資格跟你學習了嗎?”
巴隆抓了抓後腦勺,猶豫地問:“如果是12小時肯定不行,學習時間肯定會以年為單位。”
奇諾:“沒關係,我有很多時間。”
巴隆點了點頭,在壁櫥上按下一處機關,開啟通往地下室的暗門:“來吧,我們試試和死神搏鬥。”
...
接下來整整半年,奇諾和巴隆都生活在貝加爾湖畔旁的這座小宅子裡。
巴隆以前也收過徒弟,其中不乏天賦卓越之人,然而無論那些人的天賦多麼高,年輕人總會喜歡忙裡偷閒,不是偷偷跑去小鎮裡喝酒,就是和勾搭來的女人在外面過夜。
對於這些人,除非他們放縱得太過分,否則巴隆從來不會指責什麼。
人嘛,總有自己的慾望,世界上哪有那種可以一直學習工作,從不放鬆的人?機器還得偶爾關一關,擦個灰,上點潤滑油呢。
巴隆不反對年輕人娛樂,該放鬆就要放鬆,勞逸結合才能有更高的效率。
然而,現在這位學徒卻是無比純粹,純粹到巴隆偶爾會覺得膽寒。
奇諾來求學的這半年,除了日常起居,他每天有20個小時都在地下室,不是跟著巴隆學習手法,就是對照著那張傷勢成像圖,在模擬人體道具上進行練習,白天不看報紙,中午不曬太陽,黃昏不去酒館,晚上也不出去找女人,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如果是普通人,這麼從早到晚昏天暗地練習,沒有娛樂,沒有社交,像緊繃的彈簧似的繃著,怕是堅持不了幾周就要憋瘋了。
但奇諾就像一個沒有感情、無限耐磨的機器人,沒有任何情緒起伏,從不疲倦,從不厭煩。
有時候,巴隆甚至會懷疑,如果把奇諾的胸膛開啟看一看,裡面裝著的恐怕不是血肉心臟,而是一枚機械動力核心。
就連奇諾在進行模擬手術時都很像一個機器人,那雙琥珀色的眼睛會褪去所有情緒,出刀變得比精密儀器還精準,即使是年輕時的巴隆都望塵莫及。
在練習到第187天的時候,彩票中獎了——奇諾首次在模擬手術中取得成功,在不傷及性命的情況下取出了所有彈丸碎片。
但這還遠遠不夠。
這之前的所有手術,奇諾都失敗了,這次成功只能說明存在微渺的希望,是豪賭中的一次意外之喜,必須要一直練習,反反覆覆,把那小的可憐的機率無限推向100%。
在前世的手術練習有無數次機會,可等他回到索蘭黛爾身邊,機會只有一次。
那場註定到來的、死神與死神之間的較量,只會有一個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