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閱一天文書就夠枯燥了,還要面對一群古板,是個人都會被逼瘋的。
賈復放鬆以後,說話也變得輕鬆了起來,“主公,您說馮異將軍征討九江是不是歸於求穩?馬援將軍已經拿下大半個陳定了,他才攻破九江兩城。
依照他的進境,等馬援將軍拿下陳定和丹陽以後,他恐怕才能拿下整個九江。”
賈復入了魚禾麾下,又選擇留在魚禾身邊以後,魚禾就將軍中一部分文書交給了他翻閱。
魚禾此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他的戰略思維。
這也是魚禾在戰爭上唯一能拿得出手,唯一能傳授給賈復的東西。
賈復算是一個軍事方面的天才,魚禾以後也準備重用賈復,所以賈復留在他身邊,他自然要好好培養一番。
他要將賈復培養成一個帥才,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帥才。
而不是隻懂馬上馳騁的將才。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可一百個將軍裡面,也不一定能出一個帥才。
由此可見帥才的珍惜程度。
秦平定六國的時候,始皇帝麾下猛將如雲,可始皇帝為何一直讓王翦主掌三軍呢?
就是因為其他將領,再厲害,也只是個將。
而王翦,卻是一帥。
其他將領統領大軍出征,未必能拿得下敵國。
可王翦出馬,就是能幫始皇帝開疆拓土。
同理,武帝時期的衛青、唐太宗時期的李靖,皆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他們或許沒有同時期的某一位將軍的名頭大、名頭響。
但他們就是定海神針。
他們出手,皇帝可以高枕無憂。
他們不出手,皇帝心裡就得犯嘀咕。
賈復有這方面的天賦,魚禾就得好好培養。
魚禾將酒囊扔給了賈復,笑問,“穩一點不好嗎?”
賈復拿著酒囊,卻沒有急著喝,而是皺著眉頭道:“好是好……可是太穩的話,會失去很多機會,也會耗費很多糧草。”
魚禾點了點頭,道:“所以你覺得馮異做的不對?”
賈復一臉尷尬的道:“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哪有資格覺得馮將軍做的不對啊。”
魚禾呵呵笑道:“可你話裡的意思就是覺得他不對。”
賈復趕忙擺手,“我可沒這麼說。”
這話賈復可不會認。
這話傳出去了得罪人。
他剛入魚禾麾下,寸功未立,就得罪魚禾手下的大將,那不是找虐嗎?
那馮異萬一是個憨憨,立了大功班師,見了魚禾,魚禾問他要什麼賞賜,他說他什麼都不要,只要魚禾斬了自己。
那自己不是得涼?
魚禾失笑道:“好了,不逗你了。”
賈復幽怨的瞥了魚禾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