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輕傷員,傷勢恢復以後,還可以跟著大軍繼續征戰。
但是一些重傷員,傷好以後,也沒辦法跟著大軍征戰。
讓他們去充任地方上的縣尉、縣吏,倒也合適。
他們有一定的作戰經驗,到了地方以後,組建好了縣卒,立馬就能派上用場。
魚禾之前征討完了南越和哀牢以後,也用過這一招。
效果還不錯。
只是魚禾一直想盡快讓揚州安定下來,所以沒有用這種自下而上的緩慢招數。
楊音認真的點頭。
魚禾瞥了一眼楊音的臉色,“也只能如此了。我會告知馬援、馮異他們,讓他們將手裡那些有功之士交給你。
具體如何安排,你看著辦。
我會讓荊州、交州的郡衛配合你。”
楊音重重的點頭。
此事商量完了以後,魚禾立馬吩咐人帶楊音下去休息。
楊音休息了一夜,次日就主動找到魚禾,要了相關將士的名單,親自趕到了軍營外傷員們住的地方去選人。
楊音帶病上陣,魚禾自然也不好偷懶,幫著楊音處理的一部分政務。
一晃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張休、彭三等人相繼抵達石頭城。
張休一到,就率領著右虎賁衛的人進入了江水,接管了江水邊上所有的渡口。
彭三也帶著人進入了石頭城的工地。
有關於魚禾被朝廷冊封為周王的訊息,隨著這半個月的發酵,也傳揚了出去。
天下各方勢力得知此事以後,無一不驚。
他們都沒想到,魚禾佔據著江水以南,在疆域上已經佔據了半個江山了,居然還會臣服於王莽。
其中公孫述、綠林軍的王氏兄弟、徐州的樊崇三人最慌。
他們生怕魚禾和王莽達成了什麼協議,會幫著王莽剿滅他們。
距離魚禾最近的樊崇,立馬派遣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將逢安,到石頭城拜會魚禾。
公孫述、王氏兄弟也派人打著恭賀魚禾稱王的幌子,趕到石頭城打探訊息。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兄弟派遣的人,居然是劉伯升和劉秀的叔父劉良。
劉伯升和劉秀乃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因為推恩令的緣故,到了劉秀的父親劉欽這一代,就只能做一個縣令。
劉欽在劉秀九歲的時候就病死了,劉秀和劉伯升不得不跑去投奔叔父劉良。
劉良乃是平民,但他還是養大了劉秀和劉伯升,並且還供養他們讀書習武。
可以說劉良對劉秀和劉伯升而言,名為叔父,實則就是父親。
這位在歷史上沒留下多少事蹟,但沒有他,就沒有東漢。
他才是東漢的奠基人。
樊崇的使臣逢安到石頭城的時候,魚禾正在石頭城外的工地上巡視。
為了趕上魚禾定下的稱王的日子,以及大婚的日子。
新城的營造只挑選了幾處比較重要的地方修築。
其一是軍營、甕城。
其二是城牆。
其三就是魚禾的周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