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小個陣容和三角進攻的結合
即使第二場比賽的第四節下半節比賽,公牛隊半節時間得到了22分進攻效率爆棚。
但要清楚這22分是在公牛隊這半節時間內維持三分球六投三中,總命中率為57%情況下做到的。
再加上反過來馬刺隊這邊,也在半節的時間內獲得了16分,並且是在命中率只有48%的情況下。
馬刺隊在進攻端搶了太多個進攻籃板球,這讓馬刺隊面對公牛隊最後這個變種的小個陣容的時候,穩定性更強。
其實對於徐亮來說,讓波波維奇和馬刺隊有些凝重和忌憚的這個變種小個陣容,徐亮並不是很擔心。
雖然喬丹,皮蓬,科爾,庫科奇,羅德曼這個陣容,看起來在球員個人實力上甚至超過了勇士隊1.0版本的那個陣容。
即使是和2.0杜蘭特加入後的那個勇士隊陣容相比,公牛隊這個變種小個陣容在球員實力上也不會弱。
但是這兩個陣容,在進攻端的效率和實力上差距還是蠻大的。
首先,兩者的第一個區別,勇士隊的2.0版本是在外線防守不能上上手的時代,而現在,90年代的防守規則還沒有來得及改變。
第二個區別,2.0版本的勇士隊在進攻端更多的是依靠外線,以及配合默契的三分戰術和內線穿插戰術。
而公牛隊最後的這種小個陣容,其實算是一個臨時拼湊的陣容。
雖然球員之間的熟悉程度和默契程度也不錯,但是很明顯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戰術體系。
這讓這個陣容在面對馬刺隊已經完全成熟的防守體系的時候,更多的需要靠球員的個人手感和比賽狀態,自然就會讓這個陣容很不穩定。
第三個區別,2.0版本的勇士隊,不會面對聯盟中很多超級內線的影響。
在2.0版本的勇士隊時期,聯盟不用說四大中鋒級別的內線了,即使只是施密茨和已經30多歲的薩博尼斯這個級別的中鋒都很少。
當沒有這些超級中鋒的時候,2.0版本的勇士隊可以依靠杜蘭特,格林以及球員搶籃板球的積極性。
來彌補小個陣容在內線護框能力以及搶籃板球能力的弱勢。
而喬丹和公牛隊不一樣,90年代的NBA聯盟,所有季後賽球隊在內線,至少有一個接近全明星級別的內線球員。
最後一點,也是兩隊最大的區別,公牛隊缺少2.0版本的勇士隊那三個絕對的超級外線頂級進攻手。
對比兩個陣容在外線的球員來看,喬丹毫無疑問是所有外線球員中進攻能力最強的球員。
但是,科爾,斯科特.皮蓬和另外三個外線球員相比,在進攻端就要差上太多了。
畢竟在防守端你可以做到死掐喬丹一個人的進攻,而賭其他人的進攻水平和比賽狀態。
但你沒辦法做到用五個人來掐死三個僅次於喬丹的頂級得分手。
而一旦有一個頂級得分手沒有掐死,很有可能這個頂級得分手就能夠殺死比賽。
種種的原因和因素讓徐亮並不是很懼怕公牛隊最後的這個變種小個陣容。
即使這個變種小個陣容在第三場比賽的第四節後半節,發揮出了極為高效的進攻火力。
但徐亮很清楚,這個變種小個陣容能夠有這麼高效的進攻表現。
一方面是因為,馬刺剛剛遇到小個陣容的時候,反應不夠及時。
另一方面,公牛隊這個小個陣容的幾個球員上場比賽的進攻效率,很明顯超過了他們的常規比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