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要做的。
是提高自家大學的教育水平,人才被大眾認可,這才是正道,等國家開放第一批民營碩士辦學試點的時候爭取爭取,興許能弄下來。
至於博士?
他是沒想過。
民辦碩士試點,十年後都只有五家。
博士?
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他還是從他處想辦法吧,比如收購他國大學或者合作,進行國際學位授予即可,沒必要自己死磕國內的學位。
“好好做,我倒是想要看看,你的大學會有什麼不同。”
“我會的。”
唐青鄭重地點頭。
“你最近動作不小,又是做研發中心,又推出了一個叫微信的東西,搞得國內很多公司都惶惶不安。”負責人結束了大學的話題。
“我也沒辦法,想要做事情,就必定會觸動另一些人的利益,我覺得挺好的,大家都把我當做對手,都埋頭努力,我覺得是好事。”唐青無所謂道。
“。。。”眾人。
被人當對手。
還覺得是好事。
“說得對,有壓力,才有動力,未來的國際商業環境會非常複雜,我們需要一大批能適應國際營商環境、有競爭力、有遠見、有成長性的企業。”
對此。
負責人大加讚賞。
顛覆。
對經濟來說不是陣痛,而是一次次昇華,當企業都沒有創新的動力的時候,那麼被市場淘汰是必然,而且是自己人淘汰自己人。
最好。
要是等別國的人來淘汰它。
那就晚了。
“很好,今後有什麼困難可以和我們說。”
“巧了,剛好有。”唐青忙說。
“。。。”
其他人愣了愣。
你還真會順杆往上爬。
“哦?說說。”負責人饒有興趣地問道。
“缺錢。”
唐青嘴裡蹦出了兩個字。
“。。。”
“你還缺錢?”
“對啊,公司的錢,我都再次投了進去,擴大規模,但最近立項了大專案,需要的錢太多,這不,我想到了貸款,就是數額有點大。”
“你是說蜂鳥商儲?”負責人的腦子裡瞬間閃現出了一個公司,要論最近唐青弄的大專案,也就這家企業了,因為它‘最窮’。
“是的。”
“要貸款多少錢?”一旁的工行行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