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爺爺啊。你爺爺趕上了一個好時候,他出生的時候,也正是我們國家航天事業開始騰飛的時候。你爺爺也是做航天的,但和我是完全不同的領域。”
“什麼領域啊?”梁星火問。
“商業航天。”梁天回答。
“所以,他爺爺做航天是為了科研,爺爺就是為了賺錢。”
“這麼說,可能有點狹隘。”梁天用提問的方式給梁星火舉了一個例子:“我早前也和方原說過北斗導航,你覺得北斗是為了科研還是為了賺錢?”
“北斗是國家戰略,當然是為了科研了。”
“對,北斗從一開始就是戰略意義的。2020年我們國家在完成北斗全球組網之後,就對全世界開放了北斗,開放後的第一年,北斗的市場規模就達到了4690億,2023年,就突破了萬億大關。”
“發展這麼快的嗎?”
“那是自然啊,經濟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命脈,小方原的爸爸做材料研究,背後也一樣是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的。”
“所以,太爺爺是懷疑2.22太空災難是人為的。”
“肯定有過這樣的懷疑,而且不僅僅是我們國家在懷疑,當時那趟星艦航班搭載的可是全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
“既然爺爺是做商業航天的,又為什麼會參與2.22太空災難的調查?這種調查,不應該是官方的嗎?”
“當時是一個聯合調查,一開始是想讓我去的,但那個時候小方原的狀態很不好,他雖然倖存,卻是九死一生奄奄一息,我就留下來照看小方原的。”
“所以,爺爺是頂替你去的?”
“也不完全是這樣,當時我們這邊遞交上去的名單很長,我們希望派出一整個專家組,但最後,只有你爺爺成行。”
“為什麼啊?”
“商議的結果吧,一個國家只能派一個。”
“太爺爺不覺得您去那個調查才最合適嗎?”
“恰恰相反,方心陽和戴冰豔都是我的學生,並且他們本來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星艦航班上,本來就有一種聲音,說是我安排的。”
“那要是用這樣的邏輯來推理,爺爺去,不也不合適嗎?”
“那時候,還沒人知道你爺爺是我的兒子。”
“啊?您不是隻有我爺爺一個兒子嗎?我看太爺爺的傳記電影,說你們那個年代還有計劃生育什麼的。這樣情況怎麼會沒人知道?”
梁星火眨巴著眼睛好奇:“該不會太爺爺還有很多沒有被寫到傳記裡面的秘辛?”
“你想哪兒去了呀,小火苗。你爺爺小的時候,我經年累月的不在家,他對我的意見比較大。”
“意見大就沒人知道?”梁星火還是覺得有問題。
“我從來沒有出現在你爺爺的任何學校活動,或者別的什麼重要時刻。你爺爺從小的志向,就是要比我強。”
“要比人類移民火星的總設計師還強,這個應該有點難吧。”梁星火實事求是地說。
“你爺爺後來自己去做了遙感產業園,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靠的自己,未來也不見得不會比我強。”
梁天對梁航宇表示了肯定:“你爺爺只是比較低調,我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