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人認真幫忙解決?
現在你們著急想看銀河比鄰計劃進度,寶寶又憑什麼要急你們之所急?
方原在自己的心裡面,演了一出獨角大戲。
但他也只是在心裡面演一演而已。
始終還是希望,把自己得到腦組的過程,給外部造成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按照方原最初的計劃,銀河之艦會在補能結束之後,出現無法切斷和中繼站對接的故障。
這個故障,看起來會非常簡單,但負責維護中繼站的機器人和人類工程師,一定沒辦法解決。
很快就會得出結論——問題是出在星河之艦這邊的對介面而不是中繼站。
火星中繼站的工程師,並不具備檢修銀河之艦的資質。
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得銀河之艦透過自檢來修復。
當自檢沒辦法修復的時候,就必須由方原親自出艙去處理。
這是銀河之艦手冊裡面,寫得非常詳細的流程。
但流程寫到這裡就結束了。
並沒有包含對介面故障的處理細則。
就像飛機的安全手冊一樣,很多細則,都是在問題出現之後,才去制定的。
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對介面故障。
因為這實在是太簡單了。
在機械領域,有的時候,看起來越簡單的配件和工序,反而是越難處理的。
出現完全不在星艦手冊裡面的外部突發狀況,就需要陪同執行銀河比鄰計劃的副艦長,出艙處理,隨機應變。
這樣一來,就需要記下非常多的引數,並且一直不斷地進行運算。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銀河比鄰計劃在招人的時候,就限定了是有腦組的新生代。
這些人的腦組,全都是先天植入,自帶基組百科,有很多引數內容,都可以直接從基組百科獲得。
哪怕有一些不完善的,也可以透過地球控制中心,主動新增詞條,來進行協助。
就是,看起來是副艦長一個人在操作,實際卻是一整個團隊。
方原藉由媽生的過目不忘的本領,透過了這些原本需要自帶基組百科的考核。
偏偏,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因為需要去星艦外面操作。
年輕的方小原同學,整個人都亂了陣腳。
本來就是新手,一路上又平安無事,一到中繼站,就出現手冊裡面都沒有的突發狀況,過度緊張,導致記憶力歸零,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方原在心裡排練過很多次。
到了這個時候,他就手也抖腿也軟。
給什麼資訊,都能直接出錯。
連3×3都能算出來等於7。
整個一個人型的錯題收集器。
年輕人嘛,又沒有太多的人生閱歷。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