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麼想要儘早回到地球,米多多也沒有想過要前功盡棄。
她努力了整整八年。
再過兩年,她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去了。
到時候,憑藉第一個從火星迴去的移民的身份,想要什麼沒有?
火星移民計劃裡羅列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這也導致移民的門檻不是一般的高。
高到讓普羅大眾覺得,移民火星,是一種無上的榮光。
但這裡面又有一個悖論,在乎這些吃的喝的住的的人,大多不屬於火星想要引進的人才標準。
火星移民計劃就喜歡像米多多這樣的,原本就在地球和月球極具影響力的人。
再不然就是各個行業的翹楚或者領軍人物。
連這樣的人,都來火星了,平平凡凡的伱們還不趕緊來嗎?
為了吸引有身份有地位的標誌性人物,火星移民計劃列出了終極大殺器。
在地球上,花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實驗室版腦組。
只要移民火星,就有機會可以獲得。
第一個擁有實驗版腦組的人是梁星火,她的腦組有多強大,自是不必多說。
中間隔了三個人,第五個擁有實驗室版腦組的,是梁天總設計師。
後天植入的實驗室版,對垂垂老矣的老人有什麼幫助,亦是無需多言。
君不見總設計師都一百歲了還能到太空做科研?
用實驗室版腦組來吸引移民,是月球玩剩下的招數。
梁天總設計師的腦組是在月球植入的。
月球人口,也是從實驗室版腦組在梁天總設計師身上獲得成功之後,才開始急劇增加的。
那個時候的月球,和現在的火星一樣,把實驗室版腦組,當成了吸引高階移民的終極大殺器。
此一時彼一時。
月球現在人口已經有點超負荷。
這也是為什麼,月球腦組實驗室一發生爆炸,月球就連夜把還沒有來得及植入的實驗室版腦組給轉移走了。
月球不願意有實驗室版人類腦組實驗室。
地球不允許有實驗室版人類基因腦組實驗室。
土衛二和木衛二那種離得又遠,又還只是試驗基地的,就更沒有可能。
放眼太陽系,只有火星,還存在這樣的可能。
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對實驗室版腦組的追求,絕對不會比方原這個從小沒有腦組的小年輕少。
就衝這一點,火星移民計劃,就有大批次的人趨之若鶩。
唯有火星,才是那些什麼也不缺,就缺健康和長壽的人的終極目的地。
為了確保每一個成功獲得火星移民資格的主申請人,都能在火星上輕鬆而又愉快的生活,每個人都被允許帶一整個必要團隊。
這算得上是火星移民計劃裡面,最為人性化的規定了。
因為人來太空移民局對【必要團隊】的解釋,不僅寬泛、還語焉不詳。
導致至今為止,不管只申請人提出要帶多大的團隊,都沒有一個是被拒絕的。
火星移民的原則是,要把主申請人的移民資格卡得死死的,從源頭上就要把標杆立起來。
以此同時,不管主申請人,提出要帶多大的團隊,都不在必要性上,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