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去病同金刀武趕到。
除了唐曉棠外,現場還有其他道門中人。
為首者一個身著紫色道袍的青年道人,乃是天師府高功長老藺山。
藺山帶領部分天師府弟子,立在唐曉棠身後,聽候差遣,其身旁則還有秦百盛等蜀山弟子。
秦百盛等人此刻正同玄機觀的聶放一道,攜手在扭曲的虛空周圍,佈置大量法器。
這些法器看上去整齊劃一,外觀近乎一模一樣,乃是一個個規模小巧的丹爐。
丹爐內並不新增煉丹的原材料,而是接觸到那些因地海縫隙而生的黑霧後,爐火便自動明亮起來。
金刀武好奇地看著那些彷彿成套,數量眾多的丹爐:“將軍,這些是……”
沈去病同樣看得津津有味:“聽說是雷天師的意思,天師府、蜀山派、玄機觀受他指點啟發,專門煉製成批的法器,專為剋制地海黑霧瘴氣而煉成。”
他衝金刀武示意:“還在源源不斷繼續祭煉,會有更多法器送來,嗯,雷天師管這些叫零件,零件直接在歸藏這邊組成更多丹爐,到時候再往地海里運,我之前也只是耳聞,這趟才算親眼所見。”
金刀武聞聲,就見那些樣式外觀相似的丹爐,居然並非渾然一體鑄就,分明是大約七、八樣細小器件,分門別類大量運來。
藺山、聶放、秦百盛正指揮各自門下弟子,將這些零件連續不斷組裝成一尊尊小巧的丹爐。
嚴格而言,以上三天修士的眼光來看,這些丹爐,單獨某一個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
並且,這作用相對單一,專門為針對地海黑霧而來。
可是丹爐總體數量上來後,整齊劃一,彷彿散兵遊勇結成軍陣一般,眾多丹爐共鳴,完全相同的效用這一刻彷彿不只是單純的疊加。
如此,最終所產生的聲勢,便令人觸目驚心。
歸藏中這片區域虛空扭動,地海縫隙已然出現。
但黑霧不僅無法擴散,反而被成百上千的丹爐,組成陣勢,不斷消弭。
到得後來,現場便只剩一道殷紅縫隙,幾乎不見黑霧。
金刀武雖然是武道修士,但已臻至上三天修為的他眼力不弱。
尤其令他在意的是,駕馭數量如此眾多的法器丹爐,只需道門幾派中三天甚至下三天門人即可。
莫說國師唐曉棠了,連藺山、聶放他們也只是居中協調指揮,加以觀測,以防意外,但並不直接上手。
如此,雖然所需人手不少,所需法器不少,但相當於一定數量的中三天、下三天修士,便可以主持這些法器應對地海黑霧。
至少在這一刻,低境界修士透過數量,可以達成原本傳統觀念中高境界修士方才能做到的事。
身在軍中,金刀武對此變化異常敏感。
誠然,當前情形,同正面交鋒搏殺不同,那些丹爐模樣的法器也不具備會直接殺敵的功效。
但以後呢?
金刀武心中越想越是心驚。
就他觀察,煉製這許多法器,最大的制約,可能在於各種原材料。
原材料管夠的情況下,規模還可以進一步擴大。
都說海量的天材地寶堆砌下,便是豬也能飛上天。
但這終究是個相對誇張的說法。
真想要臻至頂尖的修為境界,終究還是同修行者自身資質息息相關。
但眼下道門煉器的如此方案,海量天材地寶投入下去,必定能看見相應的產出與回報。
如果這些法器的煉製和使用門檻進一步降低,那相對於廣大的人口基數而言,最終結果很可能會是顛覆性的……
金刀武一時間未及細想深思。
只是略作設想,已經有神馳目眩之感。
他晃了晃腦袋,最終視線落在唐曉棠、藺山等天師府修士身上,想到的卻是那位接替唐曉棠的龍虎山當代天師。
這位雷天師,為何會有這般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