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澤在校園之中快速的穿行著,尋找著那個保安鬼的行蹤。
按照此前的分析,那個保安鬼在第一個規則中的死路是“在與人同行時,被看到時周圍同樣有人意識到自己被看到了”。
而檔案資訊之中,那名倖存者的口述細節並不算多,但是在那起事件之中,總歸是會存在著單獨行動的人的。
但是那些可能存在的單獨行動的人……卻同樣是死亡了。
答案是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了。
那個保安鬼對單獨行動的人會有著另一種死路規則。
而多人時的規則是周邊人意識到“被看到的那人被看到了”。
那麼單人時的規則……就很可能是“自身意識到自身被看到了”。
以這種思路反推的話,生路也就很簡單了。
只要“自身意識不到自身被看到了”即可。
但是說來簡單,想要達成卻是極其困難。
就像一個經典的心理測試。
[你能做到“不要去想象一隻大象”嗎?]
凡是聽見這句話的人,多數都會不由自主的在腦海裡浮現出一隻大象的模樣,而在這時候再暗示自己不要去想象那隻大象已經晚了。
當這個想法出現的時候,大象就在存在於腦海,即便不停的暗示自己也已經無為能力,因為在排斥大象形象的同時,它就已經紮根在了思維之中。
同理,自己下意識確認對方看見了自己的同時,就已經無法“不去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看到”。
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觀測不到”外界。
而離開這起事件的方式,要麼是得在保安鬼的視線中離開校園,要麼,是得用源構分解徹底解決掉那個保安鬼。
因此呂澤當下的行動準則只有一個準則。
找到那名保安鬼。
然後遮蔽掉自身的感知、啟用超頻在一瞬間乾脆利落的終結對方——
思考間,一聲“嗒”聲突然傳入了耳畔。
那個保安鬼,出現了!
又是這條校園過道之中。
呂澤當即停下身來,蹲在了與此前在過道中遭遇時相近的拐角位置。
按照之前經歷來看,自己一直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當時和方遠的經歷是“先發現對方,對方才察覺到自己等人的動靜,而後才一步一步的步步緊逼而來”。
現在來看的話……這起事件本身應當都是始終圍繞著“個人意識”這一重點。
自己意識到周遭人被看到了,那個人就真的被看到了。
自己意識到被發現了,自己就真的被發現了。
自己意識到呼吸聲會引起對方的注意,對方就真的順著呼吸的聲音逼近了過來。
既然如此……
那就只能讓自己徹底無法觀測外界了。
就像那個莫名其妙逃生的倖存者一樣,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被看到了,自然就意識不到被看到了。
即便自己現在已經知道自己肯定會被看到,但是隻要無法觀測外界,自然就無法在意識之中坐實這一情況。
這是……自己唯一能夠活下去的辦法。
呂澤當即看了一眼對方的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