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城內,因前線戰事的接連失利,讓離陽朝堂鬥爭越發激烈。
身為離陽首輔的張鉅鹿,更是首當其衝。
此前張鉅鹿越過皇帝,私用兵符命兩遼發兵的做法,已經引發這位離陽新任天子大為不滿。
朝堂上的人精們自然看出,這位首輔大人,只怕是要失勢了,當即開始試探行動。
張鉅鹿推行新政,讓寒門躋身朝堂,改變了過去寒門無貴子的規矩。也深深地觸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這些世家大族以前不發作,是因為張鉅鹿聖寵在身。
現在,因兵符之事張鉅鹿告病在家,皇帝對此視而不見,既沒有讓大太監替他去噓寒問暖,更沒有大發雷霆。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位新帝明顯對這位將自己扶上皇位的離陽首輔不滿。
於是,便有了由張鉅鹿親自提拔的晉蘭亭牽頭,御史臺與六科給事中聯名彈劾,掀起倒張的序幕。
他們所彈劾之事,乃是大兒子侵吞良田與二兒子科舉舞弊。
張鉅鹿大兒子是個書呆子,一直過得非常的清貧,就連自己的妻子,每次會客時才會穿家裡唯一的一件名貴衣服。
但大兒子不知道的是,張鉅鹿偷偷為他置辦三百畝良田。
至於二子在鄉試取得了第六名亞魁的成績,張鉅鹿確實沒有授意,但當時天子欽命的主考官是他張鉅鹿的門生。若細究起來,內中確實存有一些貓膩。
這些真算起來,都是張鉅鹿自汙的手段,目的是為了讓皇帝放心。
只是沒想到,趙篆本身在承認首輔大人的功勞後,對張鉅鹿這個人絕對全無好感。
在還不是太子殿下時的趙篆,就極為忌憚這位哪怕權傾朝野卻無半點私慾的首輔大人,張鉅鹿若只是位潛心做學問的儒家聖人,大不了就是被朝廷做成塑像供上神壇擱在張聖人身側。
可張鉅鹿不一樣,他重事功而輕學問,是典型的權臣權相。趙篆內心深處,覺得張鉅鹿就是個沒有絲毫生氣的活死人,恨不得敬而遠之。
每一位新皇帝,從來不忌憚什麼新臣子,怕的只會是那群如張鉅鹿這般的老臣。
更何況,因為這位首輔大人的存在,滿朝袞袞諸公,放眼望去,有著一股龐大的張黨。
這也是趙篆這個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張鉅鹿私調兵符,只是一個誘因。
即使張鉅鹿沒有做這件事,趙篆也會找機會,授意御史臺發起對這名碧眼兒的彈劾。
而隨著朝內倒張的呼聲越來越高,趙篆開始了自己計劃的第一步。
讓聲望更高的齊陽龍來代替張鉅鹿。
趙篆身旁的謀士,陳望曾這樣評價二人,張鉅鹿為人,嚴苛而可畏,如夏日炎炎。齊陽龍為人,溫和而可愛,如冬日和煦。
齊陽龍為上陰學宮的學宮大祭酒,當朝國師,地位超然。
更重要的是,他一生只收三位弟子,分別是元本溪、荀平、謝飛魚。各個都是名震天下的謀士。
他這位作師父的的本事,可想而知。
在趙篆一連串操作之下,齊陽龍眾望所歸地入主原本主官一職始終空懸的中書省,一舉成為離陽曆史上極為罕見的宰相,與尚書省領袖張鉅鹿被京城百姓並稱為“首輔”大人。
同時,開始針對張派官員進行人事變動。
張鉅鹿一派官員或是降職,或是調出京城,或是以遷至虛職
而其他的官員,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就連前線作戰不利,被認為碌碌無為的盧象升都因為這場朝堂變動,都升了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