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莽之戰正式告一段落,徐驍在離開前,留下袁左宗與褚祿山二名義子留守北莽三州,下一步,便是由北涼派選拔各州人才,前往對新打下來的土地進行治理。
諸事繁雜,徐鳳年依然堅持前往葫蘆口,率北涼文武迎回北涼王。
而徐驍在與徐鳳年會面後,於葫蘆口臨時搭建起了一座雄偉非凡的校武臺。
徐龍象擂鼓,鼓響如雷,滾走北涼。
徐驍、徐鳳年父子登臺,檢閱北涼十萬步騎。
在北涼諸多文武,十萬步騎的見證下,徐鳳年身著白色蟒袍等臺,自此新舊涼王交替。
北涼鐵騎甲天下。
北涼鼓響天下聞。
北涼有新王徐鳳年。
此次北涼大閱,不僅是賀涼莽大勝,更是賀北涼新王繼任。
經過流州與葫蘆口兩場大戰,以及之後收流州納西域,撫卹北涼等政策。
這位北涼新王的能力盡顯,眾文武對這位世子殿下能否接掌北涼的能力,再無疑惑。
葫蘆關口,北涼十萬甲士共同拔刀出鞘,徐鳳年成為無可質疑,名正言順的北涼王。
北涼換王,這當然嚴重不合離陽的宗藩禮制。
可現在大部分精力被牽制在南方的離陽,又豈敢說個不字。
若是不同意,自有五十萬北涼軍給離陽講道理。
新舊接替,老涼王徐驍與新涼王徐鳳年一同返回清涼山。
徐鳳年成功世襲罔替成為北涼王。
此訊息傳回北涼,不光是涼州,幽州陵州也都張燈結綵,幾近瘋狂,氣勢猶勝元宵佳節的燈市,以此來討好新王,尤其是那些豪橫家族,都在暗裡較勁誰家燈籠更大更多,彷彿像是誰家膽敢掛少了的話,第二天就得被告密,然後拉出去砍頭。
清涼山王府之內,新任北涼王陪著大將軍散步。
從祥符元年打到現在,一年多征戰在外,徐驍反而氣色極好,神采奕奕。
父子二人走到一處那座外界都說是“重門列戟高過藩王”的陵墓後,徐驍斜坐於墓碑之前。
陵墓內古樹極少,都傳聞是由於女子劍仙的孃親劍氣太盛,便是她去世了,仍留有女子劍仙的雄渾氣象,所以原本古樹蒼蒼的王妃陵沒能剩下幾株。
徐驍閉上眼睛,聽著再熟悉不過的小曲子,一隻手悠悠然在膝蓋上打著拍子。
一曲小謠完畢,父子又是默然走出陵墓,徐驍突然說道:“年兒,你可以讓黃蠻兒回家了。”
徐鳳年咬住嘴唇,停下腳步又迅速跟上,點了點頭。
“還有,天蛟的真實身份,你也是時候知道了。”徐驍輕聲在徐鳳年耳邊低語。
徐鳳年聽後,久久無言。
入夜,北涼王徐驍,春秋人屠於清涼山王府中闔然長逝。
涼州城滿城皆縞素,不聞一聲爆竹一聲鐘鼓,盡懸白燈籠,盡換白底聯。
面向城中主道上數萬涼州百姓,一拜三叩首,三拜九叩首。
訊息傳入離陽太安城,不知多少人在拍手叫好,成群結黨,出入酒樓,喝得大醉酩酊,不少人得讓人扛了回家。
按照離陽王朝的宗藩法例,藩王身死,需由世子八百里加急稟報京師內的朝廷和宗人府。
徐驍是異姓王,自然不會想離陽的其他藩王那般歸宗人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