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由心生。
陳南終於明白了何為劍意。
每一個能成為名器的奧義,其實都是持劍者對於天地的感悟,從而將某一處天地異象化為己用。
以劍為筆,這世間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可入畫。
天地之靈凝聚成不朽的畫卷,這畫中有著不滅的景象,每一道景象的描繪,都是萬鈞之力,同時也能夠筆走龍蛇,輕如鴻毛。
每一種力道,都是不同的劍意。
陳南身處在葉遜的小世界中,見過天瀑劍的瑰麗景象後,識海受到了某種觸動。
於是他召喚出來正方形劍陣。
自帶山河投影的純鈞,化作星辰的七星龍淵,以身脊為大龍的赤霄,還有花紋堆疊如清泉彎折的魚腸劍。
四把蘊含著天地本源屬性的名器,就這樣懸浮在陳南周圍。
他閉上雙眼,緩緩抬起了手掌。
最先是帶有大地厚重之意的純鈞,寬大的劍身緩緩落在了陳南手邊。
輕輕一抹,劍鐔如同一輪大日,釋放出耀眼的光芒,映照出劍身上的山川大河,這一瞬間,純鈞劍似乎活了過來。
陳南有所明悟,封印在劍身上的那副景象,就是聖者趙棟樑創造純鈞劍時,領悟的劍意畫面。
他的雙手穿透了幻象,身體似乎進入了純鈞的山川之中。
不過陳南現在並沒有掌握真正的名器。
單憑几千符文,很難投映出真實的山川,所以陳南的雙手從虛影中穿過。
但陳南並沒有任何沮喪之意。
他微微翹起嘴角,像是得到了印證。
隨後接連操控著其餘三把名器,每一種名器都有一副具象的畫面。
這就是劍之本源。
什麼時候陳南能夠完整再現這些畫面,就可以真正將名器的威力完全釋放出來。
如果可以將畫面向外擴充套件,他甚至可以進一步完善名器。
這個只是理論上可以實現,畢竟是聖者留下的奧義,想要進一步完善,真的太難了。
“地水火風四種元素,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了浩如煙海的奧義法門。”陳南心中有所感悟,“而名器,就是奧義中更為純粹的能量,他們是由接近本源的單一元素所勾勒成的。”
在正方形劍陣中。
四柄名器可以透過共振,將彼此的特性相互轉化。
這種轉化只是借用,而不是融合。
如果想讓正方形劍陣的威力更進一步,那就必須要讓這種共振的時長增長,讓名器彼此的特性可以長時間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