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知道他指的是郭凱幾個年輕人。
“我去看看,他們工幹得不好,我會要求他們返工的。”
閒聊了幾分鐘。
林元走到五棟教學樓。
正好看見郭凱帶幾個人在排管佈線。
看了牆上開的糟線,確實有些雜亂無章。
牆上開糟埋完線管後,補砂漿補得一點都不平。
林元把郭凱叫過來,對他說:“這種開糟線最好是在牆上彈個墨線,一定要把線糟開直,別弄得彎彎曲曲的,那樣你佈線會很不好弄。”
郭凱嘟嚕著說:“甘師傅他們開的線槽也是差不多?”
林元:“你認為差不多?來,我跟你算算,單拿這一間教室來說,三米的線管你埋了多少條?一、二、三……二十五條。走,我們去六樓看甘師傅布的。”
走到六樓,同樣面積的教學樓。
人家只需預埋二十三根線管。
“少了二根?你仔細對比一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林元覺得你工作不是很熟練,手藝差點都問題不太。
關鍵是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
發現差距,知道主動改正就行。
“看出其中的原因沒有?”林元還是耐心的問。
郭凱顯得有些不耐煩。
“甘師傅水電幹了七八年,我才剛開始幹,肯定手藝比我好。”
林元瞪了他一眼:“叫你就事論事,發現問題所在,下次才能進步。你發現沒有,人家甘師傅取的線糟位置,都是最短的直線距離。還有補水泥砂漿,一定要跟牆壁補平,不要整得凸凹不平。”
一間教室你就多兩根線管,整棟樓至少要多幾十根線管。
材料費要多多少成本。
關鍵還不僅僅是增加了成本的問題,線路上以後出現的問題越多。
象這種教學大樓的水電佈置,相比之下是件比較簡單的一件事。
衛生間只有在大樓的兩側才有。
整個教室都只是單獨的電路開關,幾處地方的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