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林元來到玻璃工藝店,繪畫了幾幅仕女圖。
楊樹鵬也試著跟覃博奧學著刻畫線條。
英才學校幾棟樓的鋁合金窗框基本上完成了製作,玻璃窗頁可以進入裝筐程式。
林元讓楊樹鵬第二天帶人拉窗框去裝。
外牆裝修最好把窗框安裝好。
林元自然一大早就趕去了銅鑼灣古鎮工地。
到工地才八點半。
高小春帶工人開始了工作。
一輛三輪車把窗套和線條拉往幾棟樓下面。
“四姐夫,這個三輪車是我的,開到這個工地上來,拉拉貨才方便。”羅小剛說。
膩子粉廠的送貨車這時到了工地。
葉元讓羅小剛安排把膩子拉到相應的施工工地,有些樓房暫時還無法把貨車開過去,就用三輪車把膩子拉到位。
模具廠把護欄和羅馬柱模具也拉到了工地。
這時刮膩子的、澆灌護欄和羅馬柱的工人都陸續來到了工地。
林元讓黃平把澆灌護欄和羅馬柱的工頭叫到一邊。
讓羅小剛把刮膩子的工頭叫到另一邊。
林元都分別跟他們做了簡單的說明。
這些工種各有幾幫人馬,都是相對獨立的。
林元讓他們每幫人負責二棟樓,質量要保證達到標準要求。
外地的可以住在工棚,附近的回家去住也不強求。
其實這裡離蘇綏縣有二十多公里,每天干完工跑到蘇綏去住,也不現實。
十多間工棚要住一百多號人也有些擁擠。
於是有包工頭提出可否去古鎮附近的農村,向村民租房子居住。
黃平恰好有一個表叔就是古鎮人,於是讓他去找了一圈。
找到了一棟三層樓民居,有十多個房間,一切生活設定齊全。
林元讓黃平前去簽了租房協議。
分散了幾十人到民居去住,當然林元負責了租金。
林元給羅小剛和黃平做了簡單分工。
羅小剛負責協調工地的各項工作,黃平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和質量問題。